-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达国家的科普写作能力建设.doc
发达国家的科普写作能力建设
[摘要]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拥有多少优秀科普作家,是该国或该地区科普能力的最有力的反映。本文 总结 了发达国家科普写作能力建设方面的最佳实践,将其概括为:科普作家协会是专业 科学 传播人员相互切磋交流的平台;大学开设的科普写作课程是培养高水平科普写作人员的主渠道;非营利机构在科普写作能力建设方面大显身手。
[关键词]科普写作 能力建设 发达国家
Abstract any people equal the capacity building in promoting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PU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museums or other science centers, science marizes the best practice in science s for PUS professionals to exchange experience and pare notes; science ain channels for training highly skilled science e no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ls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science writing capacity building.
Keywords science writing; capacity building; advanced countries
说到科普能力,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科普场馆建设。其实,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拥有多少优秀科普作家,是该国或该地区科普能力的最有力的反映,因为科普书刊的出版靠科普作家,科普影视脚本的撰写靠科普作家,科普场馆中展览的策划和解说词的撰写也离不开科普作家。因此,发达国家的 科技 界、 教育 界、科普作家团体和一些非营利机构都把科普写作能力的提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科普作家协会是专业科学传播人员相互切磋交流的平台。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science writing直译过来是“科学写作”,而不一定是“科普写作”,但考虑到几乎所有科学作家 (science writers)都强调写作的通俗性和可读性,加拿大科普作家协会(Canadian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干脆将自己定义为职业性科学传播者的全国联盟组织[1],那么,将science writing翻译为科普写作则更容易被 中国 百姓所理解和接受。全美科普作家协会(NASW)早在1934年就成立了, 历史 悠久, 影响 力大。除了这个国家级科普作家协会外,美国还有一些地区级和州级的科普作家协会,前者如“新英格兰科普作家”组织,后者如哥伦比亚特区(首都华盛顿)科普作家协会。国际科普作家协会(ISWA)成立于1967年,是响应科学普及和技术传播日益国际化的趋势而问世的,其会员分布在26个国家。这个组织希望重点为本国没有科普作家协会的科普写作爱好者提供服务。
大学开设的科普写作课程是培养高水平科普写作人员的主渠道。拿英国来说,巴斯大学和格拉摩根大学各自提供了科学传播专业的科学硕士课程,昆士大学和都柏林城市大学共同提供了科学传播专业的科学硕士课程,帝国理工学院提供了科学传播和科学媒体制作两个方向的科学硕士课程。在科学传播课程中,必然少不了科普写作这门课。[2 ]从2005年10月起,帝国理工学院又开设了非虚构作品创意写作硕士课程计划,该计划的初步重点就是科普写作,将请一些科普创作大师来讲课。[3]
据美国威斯康星大学Sharon Dunwoody教授统计,全美国共有50家以上的大学提供科技传播课程,其中几乎都包括科普写作课。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写作与人文 研究 计划(面向本科生)包括四个方面:阐释与修辞;创意写作;科普写作;技术传播。他们的教师队伍中有小说家、散文作家、诗人、翻译家、传记作家、历史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另外,麻省理工学院还开设了科普写作专业科学硕士课程计划,为期12个月。[4]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已经实施了十几年的“驻校科普作家计划”,每学期请一位科普作家到学校来,以加强科普作家与科学家的互动,吸引更多的科学家关注和投身于科普写作。 随着 时代 的 发展 ,人们认识到科普写作的技能对于个人事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科普写作课程总是很受欢迎。荷兰共有13个大学,其中8所开设了科普写作或含有科普写作 内容 的新闻写作课,每年有600人选修。学生普遍反映,上了这门课收获很大。授课 方法 以实战为主,强调多练习,这些课程的讲课时间与习作时间之比一般为1:3。老师经常将学生的习作成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