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爱莲说.
《爱莲说》导学案
主备教师:许艳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累积一些文言词汇。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增强古文阅读能力。
情感目标:
1、了解作者对菊花、莲花的赞美之情。
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
3、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
2、朗读、翻译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
学案:
?自主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读熟全文,背诵全文,结合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翻译全文。
2、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这段话中的七个短句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一方面的特点呢?
3、作者称莲为花中君子,作者心中君子应有哪些美好品质?
4、菊、牡丹、莲各象征什么人群,作者持何态度?(对“象征”稍做介绍;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5、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写牡丹和菊对表现莲有何作用?
6、概括文章的主旨。
7、我的发现
教案:
导入课文: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诗名都描写的是哪一事物呢?对,是荷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文人周敦颐笔下的《爱莲说》一文,看作者笔下的莲又具有怎样的品质呢?
了解文体,熟悉作者:
《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本文作者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学生自主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读熟全文,背诵全文, 翻译重点词语,疏通全文。
2、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这段话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一方面的特点呢?
3、作者称莲为花中君子,作者心中君子应有哪些美好品质?
4、菊、牡丹、莲各象征什么人群,作者持何态度?(对“象征”稍做介绍)
5、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写牡丹和菊对表现莲有何作用?
6、概括文章的主旨。
7、我的发现
例:前面一直按“菊、牡丹、莲”的顺序,结尾为什么将牡丹放最后?
四、学生竞比展示:
1、重点词语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教师点拨:莲之爱: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不蔓不枝:蔓、枝,名词作动词,生枝蔓,长枝节。
2、 1、“淤泥”和“清涟”写出了莲花的-----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莲花的---
3、“香远益清”写出了莲花的----
4、“亭亭净植”写出了莲花的 ----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出了莲花的----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认识这七个短语写出了莲的哪些特点,借物喻人的话,具有莲一样品质的人应该是怎样的。
5、衬托手法的运用
衬托 菊------隐士------陶渊明 莲-------君子
衬托
牡丹-----富贵者------众人
7、将“牡丹”放到文末,表明自己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节操,同时强调讥讽,表现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夷与厌恶。
教师点拨:
作者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通过莲这一形象的描写赋予君子洁身自好,不与世同流合污,随世浮沉,又不孤高自傲并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这些优秀品质,同时表述了自己的情操。
六、巩固达标:
1、 指出句式:
(1)菊之爱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3、文中对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