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完整课件要点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基本情况介绍 全书由一简短的前言和七章正文组成。此外,还有一个注释、索引、图表目录。全书共533页。正文共427页。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89年7月第一版,1992年2月第二次印刷。 中 译 本 序 这是译者对全书的简介和评价。在这里主要讲述了以下内容: 1、该书的写作背景 2、作者简介 3、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美国社会主流的现代化理论 4、亨廷顿理论的基本内容 5、译者对本书的评价 该书的写作背景 在欧美少数大国支配或争霸全球形势下的其它民族的觉醒和独立,是20世纪最富有历史意义的世界现象。这一现象使一大批第三世界国家获得独立,但其历史发展进程远未结束。实现现代化仍是这些国家的迫切要求。这些国家在政治和经济发展方向的走向,不仅决定着它们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而且深刻地影响到主要发达国家的地位和政策。正因为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学者对第三世界国家推行现代化趋势和进程的关注和研究,就犹如雨后春笋。他们突破了殖民时代对各从属国的传统描述,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现代化学”,并先后构造出若干不同的理论模式或框架。 作者简介 亨廷顿:1927年生,2008年12月逝世。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年在哈佛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公职或充当顾问 。亨廷顿在国际政治学方面著述颇丰。他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是他的理论奠基之作。亨廷顿迄今仍活跃在美国的政治学界。据《美国政治学季刊》1986年夏季号所载统计资料,在国际政治理论领域,1981——1986年间,他被别人在学术著作中引用过1072次,遥居各家同行之首,其权威性和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美国社会主流的现代化理论 从二战结束到60年代中期,一大批先前的殖民地摆脱了宗主国的统治而独立,并跃跃欲试地想早日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对此,西方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先后提出了正统现代化理论和修正现代化理论。 正统现代化理论 把世界各国分为现代化国家和传统国家两大类。早期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如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是现代化国家,具有现代性;新独立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仍为传统国家,不具有现代性。后者经过发展和阵痛,逐步引进和采纳现代性的全部价值标准,抛弃传统社会的全部历史积累,从而过渡到现代性社会 。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是阿尔蒙德。 修正现代化理论 传统性和现代并非是此消彼长的两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和多方面的,传统性不但具有顽固性,而且会吸纳现代性的某些成份而获得新的生命,如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家族因袭、裙带关系和门阀政治等就是如此。这些传统的东西实际上构成了相当多的新兴国家的特定国情。问题不是去消灭它们,而是借助于它们来实现社会动员和整合,从而最终导致现代化。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班迪克斯和艾森施达德。 早期现代化理论的共同点 (1)理论假设相同。这两种理论有一个共同的假设:从传统过渡到现代,其间的政治运作应该是多元化的民主模式。他们都把人类个民族政治文化的发展预设为只有一条道路,一样的过程和类似的结果,现在存在于西方国家的民主社会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样板。 (2)发展顺序相同。这两种理论还有一共同点,即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改造居于优先地位,政治现代化只是前者发展的结果或副产品。 亨廷顿理论的基本内容 亨廷顿根据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现实,针对上述两种理论提出第三种理论,即强大政府论或政治秩序论。这一理论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事实之上: 第一,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世界各国之间的最重大差别不是他们的政府形式,而是他们各自政府实行有效统治的程度 第二个基本事实是,许多新兴国家在第二世界大战后经济上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些国家在政治上没有能够获得同步发展,反而出现了更加混乱的局面; 第三个基本事实是许多经济增长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幅度较大的国家,反倒在政治上更加动荡不安,而哪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却能保持相当程度的政治太平。 据此,亨廷顿作出以下总体性评价:相对于并存的西方国家来说,第三世界国家,除了若干共产党国家外,从传统到现代的过程时期,就是一个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衰朽的历史阶段。动荡和衰朽的根源不是这些国家的贫困和落后而是他们致富和发展的欲望。因为这些国家都企图在短期内实现西方国家在很长时期才实现了的现代化。 亨廷顿的强大政府论就是建立在他对第三世界国家这种观察和估计之上的。因此,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这些国家必须建立强大的政府。强大政府的构建和维持依赖于强大政党的缔造和巩固。而政党的强大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力量。 第三世界国家实现现代化 ——政治动荡(政治稳定或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