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间艺术的和谐观对中央苏区红色设计的影响.docVIP

客家民间艺术的和谐观对中央苏区红色设计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客家民间艺术的和谐观对中央苏区红色设计的影响.doc

  客家民间艺术的和谐观对中央苏区红色设计的影响   和谐是儒家的重要美学思想,也是客家民间 艺术 中的重要美学思想。在赣南、闽西客家民间艺术中,和谐表现在讲究对称、统一、协调和整体,小至一片枝叶、一个细部,大至不同时空的物体的组合,都给人一种和谐之美。赣南、闽西既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也是红军中央苏区的所在地,在这里,中央苏区的方域与赣南、闽西客家区域几乎是重合在一起的。客家民间艺术内涵的和谐观念,对中央苏区红色设计师的审美意识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客家民间艺术中所体现出的 内容 、寓意和变化之和的特点,曾深刻地 影响 过中央苏区红色设计的艺术风格的形成。      一、内容之和      赣南、闽西客家的传统纹样,如梅、兰、竹、菊、莲花等虽都为植物,有着不同的生长习性、不同的开花季节,却常常被民间艺人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借以体现人与物、物与物、人与天地物之大和的人文思想。生活、战斗在赣南、闽西客家区域中的红色设计师,借鉴了客家民间艺人这种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他们也不拘泥于事物的 自然 规律 、生态习性等,常常将不同时空、不同环境中的事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设计成一幅幅完整、生动的作品。例如,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钞票图案的设计中,设计者黄亚光将梅花、珠链等客家典型的传统纹样美妙地组合在一起,时空交错,使整个票面充满着客家传统民族文化色彩极浓的艺术美,反映出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观。①又如,1931年11月,赣东北省赤色邮政总局发行的“赤色邮政”邮票,设计师将传统的嘉禾(俗称“花卉”)图形与镰刀、斧头等图形组合在一起,跨越了物与物之间的界线,象征着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②      二、寓意之和      赣南、闽西客家人爱说吉利话,喜欢吉利的事与物。日常生活中,客家人常常采取谐音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的心愿。例如,吃饭时,“载(盛)饭”叫“载米”,以避“犯”音;团圆夜这一天,如果小孩子要屙屎,便改叫“行通”(客家话“屎”与“死”近音)。③客家民间艺人在创作作品时,也常用谐音的表现手法来寓意,表达美好心愿,例如,赣南、闽西客家围屋中的一些建筑细部构件(檐口、屋脊、梁、斗拱、门、窗、柱础、栏杆等),有以谐音构成的象征对象,鱼——余,鸡——吉,牡丹——富贵,元宝——财;也有以数字巧合与文字等构成的象征对象,三只羊——三阳,五只蝙蝠——五福,一百个寿字——百寿。中央苏区的红色设计师借鉴吸收了这种表现手法,设计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在1930年10月闽西 交通 局发行的“闽西赤色邮政”邮票④图案的设计中,设计师张廷竹将锤子镰刀交叉的方向设计成朝左下方的角度(俗称“锤镰倒置”),与常见的将锤子镰刀交叉的方向设计成朝左上方的角度(俗称“锤镰正置”)是不同的,张廷竹生活在闽西客家区域中,他的这种设计灵感是受到客家人过年时喜欢将“福”字倒贴(即“福到了”之意)的风俗习惯的启发,以此寓意工农革命已经 发展 到了闽西地区。又如,1931年底在江西省兴国发行的“江西赤色邮政”邮票(面值8分)⑤的设计中,红色设计师将“江西赤色邮政”6字直列内置于客家传统“8”字型花框内,取“8”字的吉祥之意,构成了一个和谐整体的画面,简洁、大方、醒目。再如 中国 工农红军总 政治 部出版的《红星报》第三期刊载的题为《党支部是火车头》的宣传画,⑥通过一列奔驰的火车来比喻革命事业的发展,火车头象征党支部,车厢象征游击队——革命队伍,鲜明地传达出党是领导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思想。这种设计 方法 将万物通过寓意使它们有机地融于一体,是求天地之大“和”的独特的设计方法。   三、变化之和      在赣南、闽西客家民间 艺术 中,民间艺人常常通过夸张的艺术处理手法,表达一种“以和为贵”“以和为美”的思想境界,典型的如客家围屋建筑。客家围屋建筑宽大厚实的墙体与狭小的窗户之间的对比虽然非常夸张,但比例协调,富有节奏,浑然一体。另外,还有客家服饰中的龙、凤、麒麟等图案的造型也是如此。在中央苏区红色设计师设计的许多作品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他们借鉴吸收客家民间艺术中常用的夸张的艺术手法的 应用 ,如标语画《国民匪党》,⑦设计师将“国民匪党”四字组合设计成一条狼狗的造型,讽刺了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如狼狗一样的凶残、卑贱。又如标语画《对日宣战》⑧的设计,设计师将“对”字画成是红军战士和工农骑着战马向“日本帝国主义杀去”,“日”字画成一个肥头大耳的日本帝国财阀,“宣”字画成一个抗日战士正在发表演说,“战”字画成一个 中国 人对日作战的雄姿,左边的一撇就像一把利剑,直向日本帝国军阀的大肚皮刺去。再如宣传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⑨设计师将一个人的五个手指头夸张变形为五个小脑袋,分别代表当时的日、法、美、英、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