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精选

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中的只识不写。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9 月 11 日  累计课时: 7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1、你了解我国哪些音乐家?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一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文。 板书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3、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词和二会字,出示: (2)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 (3)朗读课文。 3、指导分段,并归纳段意。 三、再读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①“我”是谁? ②文章哪一部分告诉了我们? 补充介绍:肖邦,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③“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 ④“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 ⑤“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2、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年仅39岁,风华正茂,他却倒在了病榻上,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指导朗读课文。 四、作业。 1、钢笔描红。 2、熟读课文。 3、抄写生字词。 聂耳、冼星海等。 “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开火车朗读,齐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朗读。 第一段(§1)写波兰被欧洲列强瓜分,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第二段(§2)写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 第三段(§3-4)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第四段(§5-6)写肖邦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 波兰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 第一段。 指读有关语句。 练习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 9 月 12 日  累计课时: 8  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生字词。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自读第一段。思考:读了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3、指导朗读。 三、精读第二段。 1、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定是令人难忘。 2、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3、交流。 4、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①咏唱送别曲。 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时来为他送行,肖邦事先并不知道,这从“突然”一词可以看出,而且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是老师“特地”为他谱写的。 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指导朗读。 ②老师的叮嘱。出示: 这段话是何等恳切!你从哪里体会出来?试想象埃斯内尔此时的激动神情。指导朗读。 ③赠送银杯。出示: 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联系前面老师说的话思考。 ④接杯登车而去。老师把祖国的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肖邦怎能不激动?出示并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6、试背第二段。可以选背一部分语句。 四、精读第三段。 1、过渡: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家园,上路了。指名读第3自然段。 理解“悲愤欲绝”。 2、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 3、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的情景和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 4、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默读§4,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理解“彻夜”。 6、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7、朗读体会肖邦思念祖国的情怀、忘我工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