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灾害≠灾难——写在“世界气象日”.doc
?
灾害≠灾难——写在“世界气象日”
??
灾害≠灾难——写在“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日
新闻背景:江西省处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统计显示,发生在江西省的自然灾害中,90和“天气、气候和水”密切相关。近年来,江西省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大约占全省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3至6,严重时可达15到20,而全国平均值为3至4。省减灾委专家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经济的发展,省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经济损失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十一五”期末,江西省将力争实现天气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95,气象灾害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率在现有水平上降低20至25。2005年,是继1998年以来自然灾害对我省影响最大、损失最重的一年。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在江西省发展史上刻下了不同寻常的印记——经济损失达125.3亿元,115人死亡。3月23日,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气象日”,其“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主题,对自然灾害频繁的我省无疑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客观而言,我们尚无力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如何避免使灾害变成灾难,却大有可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农村和城市在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上各有特点,但灾害监测、预警和完备的应急措施,仍是保护城乡和谐发展所必须的基本手段,而上述措施的完善以及实施效果,则要依靠社会防灾、减灾意识保障。农村:重在获取预警信息对于刚刚步入小康的农村群众来说,“天灾”不仅容易导致返贫,而且使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增强农村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所必须攻克的难关。专家介绍,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尤以洪涝、地质灾害、雷电对农村群众的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由于农村通信、电力、交通、住宅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居住地偏僻分散且多在灾害易发的山区,使得农村成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薄弱区域。以地质灾害的防御为例,每年雨季,江西省全南—安远—寻乌以及崇义—余都—石城地质带上发生群发性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在赣南,农村切坡建房随处可见,一旦地质灾害袭击,往往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据统计,2005年,江西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25.3亿元中,农业占88.5亿元;因灾死亡的115人中,绝大多数为农村群众。记者了解到,2005年9月,瑞昌市政府将36户住在岩溶塌陷坑上的村民整体搬迁;同时搬迁的,还有码头镇黄沙林场和花园乡黄坑村两个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的160户748人。不过,组织危险区域的群众搬迁,固然是万全之策,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和自然灾害类别的不同,江西农村群众不可能完全摆脱灾害的威胁。江西省气象局专家认为,准确地把灾害信息可靠、及时地送到处于危险之中的人群,是农村灾害预防的前提条件。2005年6月17日,省气象台与国土部门制作发布了“暴雨型地质灾害预测”。正由于准确的预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面对入汛以来时间最长、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罕见暴雨,我省未发生人员伤亡。?不过,尽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专家还是认为:由于广大农村通信基础设施薄弱,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信息不畅依然是农村群众避免灾害威胁的“瓶颈”。城市——重在预案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就越大。2003年6月23日到28日,南昌市降水超过400毫米,全市积水泛滥,多处交通受阻,直接经济损失6.47亿元。据统计,作为江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领头羊”,南昌平均每年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亿元以上。江西省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城市自然灾害一般以暴雨洪涝、雷电、大风、热害等为主。专家认为,相对于农村,城市拥有便捷的信息渠道,因此城市防灾、减灾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完善。3月中旬,南昌市遭受7至8级大风的侵袭,广告牌等悬挂物被大风刮倒伤人事件屡屡发生。而记者了解到,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部门,公共场所的悬挂物不需经过抗风能力的评估即可顺利“上岗”。另外一个对比鲜明的例子是,2003年6月24日至25日,南昌出现日雨量达309毫米的特大暴雨(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新高),但由于南昌市气象局研发的城市积涝灾害预警系统投入使用,政府得以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排涝措施,使城区积涝时间比预期减少了5至8小时,损失大为减少。专家认为,由于自然灾害种类各异,因此城市灾害防御中应注重以人为本,分类应对。遭遇浓雾、雪灾,及时疏通或者关闭道路;暴雨来临前,及时转移人员物资,低洼处切断电源;遇到大风袭击,应该及时拆除高层建筑上不坚固的广告牌……这些繁琐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在灾害来临前即建立起完善的应急预???,紧急关头才可能高效率地施行。记者获悉,目前,《江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已于2005年?[NextPage]?正式实施。不过,预案的有效实施及效果,还有待于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接受考验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路电流练习.doc VIP
- 安全生产标准重大危险源管理人员培训记录.docx VIP
- 商业写字楼智能化初步设计在2025年的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评估报告.docx
- DB32_T 4342-2022工业企业全过程环境管理指南.docx VIP
- 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详解.ppt VIP
- 马工程外国文学史第一章古代文学.pptx VIP
- 低空经济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Joby,Archer,国内eVTOL产业.pdf VIP
- 《数据可视化技术》课件.ppt VIP
- Unit 1 Helping at home 第5课时 Part B Let’s learn&Listen and chant(教学设计)英语人教PEP版四年级上册.pdf
- 《普通遗传学》第9章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