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平调、梆子腔与古代军乐.doc
大平调、梆子腔与古代军乐
文章编号:1003-9104(2008)05-0204-05
(注:作者简介:闫永丽(1959- ),女,汉,山东荷泽人,菏泽学院音乐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
程晖晖(1976- ),女,汉,江苏徐州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博士,菏泽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遗产。)
摘 要:大平调是公认的典型的梆子腔剧种,具有梆子腔系的五个共性特征,然而,其历史却比学界目前所公认的梆子腔要早。据河南滑县弘治十一年《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副碑文“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可知梆子腔剧种早于明代中期就已作为酬神戏流传在中原大地上。梆子既是乐器,又是官衙、军中的响器,其实用功能早于娱乐功能而存在,元代《辍耕录》记载有宋金院本杂剧中“冲撞引首”节目之《串梆子》名称,说明梆子宋金时期已开始用于戏剧表演,梆子腔很可能在那时就已形成。现已知的最早梆子腔剧种是大梆戏,也即大平调。大平调特别地使用了军中响器长尖,长尖这一乐器的特殊性在于,明嘉靖以前并不是所有场合、所有人都能使用,只有在皇帝巡幸、将帅行军等仪仗里才能吹奏和表演,使用者必须是帝王或军官。从大平调对长尖的使用,及其唱腔、剧本等方面,可以推知其为古代军乐在后世的遗存。
关键词:大平调;梆子腔;古代军乐;梆子;长尖
中图分类号:J609.9
文献标识码:A
Daping Tunes, Bangzi Tunes and Ancient Military Music
YAN Yong-li,CHENG Hui-hui
菏泽位于鲁西南,地处黄河下游平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闻名全国的戏曲之乡,枣梆、山东梆子、豫剧、四平调、大平调、柳子戏、大弦子戏、两夹弦等八大剧种是菏泽的招牌戏,其中,大平调是一枝别具特色的奇葩。
“大平调”是20世纪50年代建团以来流行的名称,原称“大油梆”、“大梆戏”,因其击节所用二尺余长的大型梆子而得名,又因其唱腔音乐比山东梆子、河北梆子音调低而称“平调”。大平调流传了500余年,流行于以山东菏泽和河南濮阳、滑县为中心的冀、鲁、豫、苏、皖五省边缘地带,如鲁西南、豫北、冀南及豫东、皖北等地,向西传播到郑州、淮阳,南到徐州、亳州,北到大名、磁州,东到济宁、兖州,号称流行五省八州。著名演员有田金祥(黑脸)、陈贵馨(艺名“传斗”、“双角”,旦)、金钟儿(旦)、沈金贵(艺名“金豆子”,武生)、王可义(小生)、姬天荣(艺名“麻年”,红脸)、岳兴(花脸)、郭盛高(红脸)等。过去曾有“高平调俩教员,三百本戏一个单”之说,演出剧目达700多个,既有可以演出一个月以上的“连本戏”,也有“单本戏”及折子戏,上演剧目多为朝纲大事,其内容也多取材于《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包公案》、《大红袍》等历史古典小说,民间生活故事戏较少,被群众视为大戏,剧名多用“铡”、“斩”、“收”、“反”等字眼,俗话说“拿不住奸臣不煞戏”,让人看得十分过瘾。现存传统剧目200余出,有《铡美案》、《铡赵王》、《铡郭槐》、《收吴汉》、《收姚旗》、《收坯彤》、《辕门斩子》、《反徐州》、《反洪山》、《临潼关》、《包公坐牢》、《张飞敬贤》、《挡马》、《秦宫月》、《大登殿》、《闯幽州》、《哭头》、《雷振海征北》、《战洛阳》、《百花亭》、《天水关》、《困河东》、《陈平打朝》、《东昌府》、《白玉杯》等,这些剧目气势恢宏、场面壮阔,深受群众喜爱,民间有“不吃饭,不睡觉,也要看看大平调”的说法。大平调糅合了杂技、武术等艺术精华,在花脸行当中,有一种使用铜铃、长獠牙的“铜眼獠牙”特殊扮相,演员能在口中装有2至6颗獠牙的情况下照唱不误,是一种绝技。大平调既以粗犷豪放为主要特色,又不乏典雅优美,唱腔刚劲有力、舒展雍容、精中见细,刚中有柔,不仅有流派特征,又具备个性化。其音乐遗产丰富,有重大研究价值的唱腔和曲牌约100余支,唱腔大多为红脸、花脸唱段,音乐属于板式变化体,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散板],均有快慢之分,此外还有[起板]、[栽板]、[非板]、[导板]、[金钩挂]、[倒三拨]、[一串铃]、[拐头钉]等特色板式,曲牌有[二凡]、[朝阳歌]、[一枝花]、[大开始]、[小开始]、[五字开门]、[六字开门]、[五马]等,另有[昆调乱弹]、带花腔的[双过板]、[秋风凉]、[打枣杆]、[哭剑调]等专用曲调,演唱时用大本腔(真嗓)吐字,二本腔(假嗓)行腔,在男腔中,有一种特殊的发声方法,称为“立嗓”,也叫“哎腔”,即用假声倒吸气唱法发出极高的哨音(海豚音),发声高亢激昂,具有很高的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凝抗栓策略.ppt VIP
- 副高中医护理试题及答案.docx
-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课程.ppt VIP
- 注册安全工程师中级其他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电气安全)模拟试卷3.pdf VIP
- VDI2230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系统计算中文版.pdf VIP
- 汉威KB500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pdf
- 2024-2030全球摩托车和机车头盔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4-2030全球全面式蓝牙摩托车头盔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神木市东安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整合项目(0.60Mt_a)(重大变动)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高清版)DB11∕T 1702-2019 生活饮用水样品采集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