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出治霾误区剖析
走出治霾误区
孙中强 白 静
(辽宁省可持续发展促进会 辽宁省工业烟气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10004)
摘要:霾已经给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近几年,国家、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污染排放文意在阐明。
尘;PM2.5
一、关于霾、雾和
也称灰霾(烟雾),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二)雾
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气象学中指
(三)雾霾天气
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二、霾的成因与本质
(一)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数,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并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高浓度污染。
(二)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污染物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但是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导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
(三)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多,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使得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霾的形成与污染物的排放密切相关,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它烟尘排放源排出粒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
三、悬浮颗粒物
百度百科中搜索得知,氧化物
现在已经证实分是当量学直径小于的)PM2.5就一定超谈及气污染,除尘脱硫脱硝工业烟气治理词汇,乃至于上最严词开始人们的思维中活跃起来是付诸的行为解决问题了吗
(一)除尘
烟气除尘技术有浴、麻石布电除尘等等,技术应用中,用都有,效率逐年上升,但能细粉尘和
(二)湿法
干法脱硫这里不必谈及,因为效率不及达标。对此我们只谈脱硫
1.湿法脱硫
式种的法脱硝工艺有以及氧化吸收和氧化还原工艺。法中,气组分法本身决定必定会排放的尾气中产生化硫氧化物(式)
这里的
氨法烟气脱硫中气溶胶颗粒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氨法脱硫液中,烟筒排出的烟气所夹带的氨水挥发逸出气态
氨,与烟气中未脱除的二氧化硫通过气相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氢铵、硫酸铵等组分形成气溶胶。该项气溶胶组成决定于二氧化硫/氨的比值、温度及烟气中的水分和氧量,烟气的二氧化硫及氨气越多气溶胶形成越严重。
氨水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后脱硫液滴被高温烟气携带出,由
于蒸发作用析出亚硫酸铵固体结晶形成气溶胶。
(三)脱硝
年,国家环保要求,脱硝技术不断涌现,诸如性炭吸附法高昂,本文未及)氧化吸收法氧化还原法等。
1.
这两种技术所采用的是氨,应用中其工艺决定不可避免的存在氨逃逸。
氨逃逸
氨有控制标准,但
我国政府尚未将氨列为减排名单,我国学者尚未研究清楚诸多城市中大量氨气的确切来源,但空气中存在过量氨气,并由此导致过量的二次颗粒物——已被多名空气学者确认。
公众大都知道二次颗粒物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化学反应均需要氨气。
氨在PM2.5中主要以硫酸铵、硝酸铵等铵盐的形式存在。硫酸铵、硝酸铵在PM2.5中的占比能有多高?多年从事PM2.5源解析研究的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对财新记者披露称: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在轻污染天气中,两者的质量浓度总和大约占PM2.5的20%以下,但在重污染天里,则剧升至40%以上。
多位接受财新记者采访的科学家所持看法比王跃思更为“激进”。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宇认为在平日的轻污染天气中,硫酸铵、硝酸铵在PM2.5中的质量浓度占比为30%左右,部分重污染天会超过60%。宋宇多年致力于大气扩散的数值模拟、大气污染源解析等方面的研究。
北京环科院大气所所长彭应登的研究数据显示,两者平时约占30%多,但重度雾霾时能突破50%,“像北京,今年最严重时,占到50%多。”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刘学军的研究数据也认为,平时占比15%—30%,严重时高于50%。
在空气学者眼中,雾霾或灰霾与氨的关系其实显而易见。
燃煤、汽车尾气污染源等排放出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大气中先氧化成气态硫酸、硝酸,再与农业、工业排放的大量氨气中和,生成硫酸铵、硝酸铵颗粒物。在充分地吸收水分后,颗粒物的直径涨到可以接近可见光的波段,消光作用极强。其消光效能是粗颗粒物的五倍左右。这样的细颗粒物是雾霾天气的重要推手。
王跃思解释:“氨是溶于水的,一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