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半知菌亚门1.ppt
半知菌亚门包括那些只有无性阶段或有性阶段尚未发现的真菌。未发现有性阶段的子囊菌(大多数)和担子菌(少数)都属于半知菌。一旦发现有性阶段,应根据有性阶段的特征归入相应的类群。 (一)半知菌亚门真菌的主要特征 1、营养体:大多为发达的有隔菌丝体,菌丝体可以形成子座,菌核等结构。 分生孢子形态 因此,半知菌的分类单元、性质与其它真菌有所不同,通常在它们的各级分类单元名称前加上“式样(form)”两个字。 1、半知菌分类与命名的交叉问题 半知菌中的有些真菌,其有性阶段分类在子囊菌或担子菌中,因此造成同一个真菌种交叉分在不同的分类单元中,同一个种就有两个学名。 由于它的有性阶段较少见或不重要,无性阶段的学名被广泛使用,而有性阶段(有性态)的学名反而很少使用。 在叙述一种子囊菌或担子菌时,有时同时注明两个阶段的学名。 有时为了方便起见,只用它的分生孢子阶段的学名。 (五)重要类群 无孢目(Agonomycetales) 无性繁殖不产生分生孢子,但有些可以形成厚垣孢子或菌核 丝核菌属(Rhizoctonia) ①菌丝褐色,多为直角分枝,分枝处缢缩,(分枝处不远有隔膜) ; ②菌核褐色或黑色,内外颜色相似,菌核间有菌丝相连; ③有性阶段是担子菌 ④是重要的具有寄生性的土壤习居菌,侵染多种植物幼苗引起立枯病,危害很大。 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分孢梗轮状分枝,产孢细胞基部略膨大,分生孢子单孢,卵圆形,单生或聚生。 引起多种植物黄萎病。 葡萄孢属(Botrytis) 分孢梗顶端细胞膨大成球形,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在小梗上聚集成葡萄穗状。 引起多种植物灰霉病(果腐、花腐、落叶)。 丝孢目 (Hyphomycetales) 分生孢子直接从菌丝上产生或从散生的分生孢子梗上产生,分生孢子梗不形成孢梗束或分生孢子座。 根据孢子梗、孢子的形态和颜色,此目分为2科,635属,约6000种。 淡色孢科(Moniliaceae) 暗色孢科(Dematiaceae): 1.淡色孢科(Moniliaceae) 1)分生孢子单胞,串生 丛梗孢属(Monilia ) 曲霉属(Aspergillus) 青霉属(Pencillium) 粉孢属(Oidium) 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为无色或鲜色 2)分生孢子单胞,不串生 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葡萄孢属(Botrytis) 3)分生孢子双胞 聚端孢属(Trichothecium) 4)分生孢子多胞 梨孢属(Pyricularia) 曲霉属(Aspergillus) 分孢梗直立,顶端膨大成圆形,上着生1-2层放射状分布的瓶状小梗; 分生孢子聚集在分生孢子梗顶端呈头状。 大多腐生,有些种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发酵)。 青霉属(Pencillium) 分孢梗直立,顶端1-多次分枝,形成扫帚状,分枝顶端产生瓶状小梗,小梗顶端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引起柑桔青霉病。 石榴果实上的产紫青霉 培养基上的黄曲霉 柑橘青霉病 粉孢属(Oidium) 菌丝体表生,分孢梗直立,顶端串生分生孢子 引起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 1-2 病株 ? 35.病株基部纵剖面? 4.健株基部纵剖面?? 6.叶柄基部剖面 7.病菌 棉花黄萎病 杏树黄萎病 * 五、半知菌亚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 The fungi of Deuteromycotina and its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Introduction 事实上,往往将一些无性阶段发达而且具有经济意义,有性阶段少见或不重要的子囊菌和担子菌放在半知菌中, 因此,半知菌包括许多系统发育关系不密切的真菌,其不同群体间不一定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关系。 Main characters of Deuteromycotina 2、无性繁殖:十分发达,以多种产孢结构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a) 分生孢子梗束(coremium) 分生孢子座(sporodochium) 分生孢子盘(acervulus) 分生孢子器(pycnidium) 3.有性阶段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有些半知菌以准性生殖方式进行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