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14课 鉴赏家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开篇絮语 知能优化演练 第14课 开篇絮语 在你的印象中,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鉴赏家?一般意义上,能称得上是鉴赏家的人,既要有渊博的学识,又要有高雅的品位,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鉴赏家”,那么,汪曾祺笔下的“鉴赏家”是否和我们的理解是一致的呢? 基础自主学案 字音辨识 fàn miè tán pí pá máo yuán biǎo niān niān chǎn mèi ɡěnɡ cù bo bǔ qìnɡ qīn mú mó bēn bèn 拙 绌 篾 蔑 谄 馅 抻 伸 词语辨析 (1)景色·景致·风景 三者都含有“风景”的意思。不同的是:“景色”和“景致”在句子中一般只用作主语和宾语,而“风景”除了用作主语、宾语外,还可以用作定语,如“风景区”“风景画”“风景照片”等,这些定语都不能换作“景致”“景色”。另外“风景”还有比喻用法,如 “煞风景”,而“景色”“景致”没有这种用法。 (2)眉清目秀·美如冠玉 二者都形容貌美。其区别是:“眉清目秀”形容美而不俗气,男女都可用,如“好一位眉清目秀的漂亮姑娘”;“美如冠玉”含有比喻成分,比喻极美,限用于男子,如“只见他美如冠玉,一身帅气”。 熟语积累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装模作样: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样:模样、姿态。 意在笔先: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文学常识 1.走进作者 汪曾祺(1920—1997)现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 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 。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 《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 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82年。从八十年代《异秉》、《受戒》的发表,到1996年年底,在这十六年内,汪曾祺以故乡高邮旧生活为背景的小说总共四十多篇。他的这组以故乡为背景的小说获得交口称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作品中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风俗画描写,汪曾祺并因此而被称为“风俗画作家”。汪曾祺说过:“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他认为:“风俗,不 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包含一定的人为成分(如自上而下的推行),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悦……风俗中保留一个民族的常绿的童心,并且使这种童心加以圣化。风俗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风俗是民族感情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谈谈风俗画》)写风俗,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写人。因此,汪曾祺在作品中既把风俗作为人的背景,更注意把风俗和人结合在一起,使风俗成为人的活动和心理的契机。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这篇小说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自主解答】 小说语言准确、朴素、精练。远离所谓的华丽词藻,使他的语言干净自然,在平常中见出不平常。如“立春前后”一段中那种溢于纸面的清香,正源于语言那朴素的清香。再比如他写叶三家老二卖布:“量布、撕布(撕布不用剪子开口,两手的两个指头夹着,借一点巧劲,嗤——的一声,布就撕到头了),干净利落。”语言和他所描写的动作一样,准确,干净,利落。 2.你觉得小说中叶三是个什么样的人? 【自主解答】 ①为人勤快:“看门的和狗都认识他”“喜欢到处跑”“到处走”; ②诚实守信:“什么果子,是看也不用看的”; ③生活阅历丰富:“四乡八镇,那个园子里,什么人家……”; ④为人憨厚:“叶三卖果子从不说价格”“他的果子全都从他的手里过过”“他的果子都是原装,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 3.作者在小说的创作中善用“融画入文”的叙事手法,结合本文的具体情节试作简要分析。 【自主解答】 汪曾祺是位懂画、能画的作家。他的小说也充满着画意。在小说叙事中插入一些风俗轶事的片断,一地一景、一人一事,娓娓道来。在小说中,作者就是通过这种绘画的手法把那些旧社会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故乡那司空见惯的风俗人情,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