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总结1.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总结1

理论部分 一.道路交通的基本组织形式,优缺点,基本秩序 (一)基本组织形式 1.方格网式:方向性好,建筑容易布置 (1)棋盘式道路网:便于商业开发,城市用地,道路直线系数大。形式:均与划分城市用地规划形式(2)棋盘+对角线道路网,加强棋盘式道路系统的对角线方向联系 2.放射式:与边缘地区有最短的距离,锐角地区不易建设,方向性差,向心性规划,城市中心道路网密度大,愈到城市中心交通愈密集。形式:依据城市交通,城市用地布局,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 3.放射环形:利于中心城区与外围联系,以环形道路来改良放射形道路系统不足并疏散外来车辆对城市干扰。缺点:街坊划分不规则,灵活性稍差,易引起中心地区交通过于集中,易引起城市呈同心圆扩张。 4.自由式:未经规划组织。形式:依据自然地形,交通,依据自然地形,交通,用规划性城市自然生长而成。缺点:非直线系数较大,街坊划分不规则。 5.混合式:方格网+环形放射式:集合二者有点,但城市扩张后不易处理。 (二)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的原则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则基本原则:1.交通流畅,快速安全,体系完整。2.利于环境,美化城市。3.结合现状,节约用地。 二.城市设计 (一)定义:是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主要元素,对空间要素作出形态的安排,制定出知道空间形态设计的政策性安排。 (二)城市设计基本理论: 图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都市设计理论中》归纳出三种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论,分别为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场所理论,同时对应的将这种三种理论又归纳为三种关系,即形态关系,拓扑关系和类型关系。 1.图底理论:在研究城市形式时由分析建筑体量与开放空间的关系入手,在界定城市肌理组织,漠视及其空间秩序问题时提供一个有效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局限:二维空间静态分析(3)传统城市的3种实体形态:[1]公共纪念物或机构[2]主要城市街坊外廊及场地[3]界定边缘的建筑物。(4)城市外部空间5种虚体形态:[1]私密空间和公共通道上的入口前庭[2]街坊内廊虚体则为办公私密性过渡空间[3]与街坊外廊相对的容纳城市公共生活的街道和广场网络[4]与城市建筑形式相反地公园及庭园[5]与河流、河岸、湿地等主要水域特色有关的线性开放空间系统 2.连接理论:这种方法是将动态交通系统是为创造城市形成的原动力,强调连接于运动的重要性。局限:对于界定空间方向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注重:以“线”连接各个城市空间要素,这些线包括街道,人行步道,线形开放空间,或其他实际连接城市各单元的连接元素。建立:连接关系的建立可分为两个层面: [1]物质层面:连接表现为用“线”将客体要素加以组织及联系。[2]内在动因:通常不仅仅是联系线本身,更重要的是线上的各种“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1]丹下健三:该理论的先驱[2]槇文彦:在《集体形态之研究》中,将连接关系视为外部空间的最重要特征及法则,并提出了城市空间分为三种不同形态,即组合形态,超大形态及组群形态。 3.场所理论:是城市设计逐渐认识到城市历史,文化与社会价值对城市空间的重要性。代表人物:诺伯格舒尔茨,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法》指出:场所就是具有特殊网格的空间。 (三)城市设计内容:(1)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2)构造城市景观体系(3)布置城市公共发展空间(4)设计城市竖向轮廓 (四)城市最近用地分类:(1)居住用地:R(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3)商业服务也设施用地:B(4)工业用地:M(5)物流仓储用地:W(6)交通设施用地:S(7)公共设施用地:U(8)绿地:G 三.居住区 1.住区规划结构演变(发展理论) (1)里坊制:建于公元7世纪的隋唐长安城市里坊制城市的典范,整个城市布局严整,分区明确,充分体现了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的指导思想。设集中的东西两市,整个城市的道路系统、坊里、市肆的位置体现了中轴线对称的布局。 (2)郊区整体规划社区模式:①被称为美国最早的有计划的住区模式,由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与1868年为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河滨小镇提出的设计原则,成为以后一个多世纪许多城镇住区发展的指导方针②特征:采用曲线型结构街道,尽端式道路,并在交叉口形成三角形的绿化休憩空间,街道两侧充满当地园艺特色的前院草坪,构成了开放空间景观的组成部分. (3)邻里单位模式:①它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住区的基本形式,以避免由于汽车的迅速增长对住区环境带来的严重干扰②邻里单位的住区规划思想对世界各国城市住区规划建造实践影响深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新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