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维-边塞诗-山水田园诗
艺术:1.语言凝炼,结构精巧。 红豆生南国, 以红豆起兴。 南国:产地;“君”之所在地。 春来发几枝。 轻轻一问,意味深长。 对红豆的关切; 春来的生机。 2.风神摇曳,韵致缠绵: 托物寄思,殷殷叮嘱(自然明快,委婉含蓄)。 红豆的美丽形象,动人传说(唤起诗意的想象)。 愿君多采撷, 承上启下。 红豆春华秋实,可采。 此物最相思。 原因是最相思。 与开头的“红豆”相呼应。 切“相思子”之名。 写红豆之本意。 艺术: 语言凝炼,结构精巧。 中国佛教教义教规。 基本教义:继承印度佛教的原有说法。 内容:四谛说、缘起论、三法印说、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等。 教规:小乘戒和大乘戒。 佛教传入汉族地区的年代: 一般以汉明帝永平(58-75)年间遣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 三地:汉族地区的汉地佛教。藏蒙地区的藏传佛教。云南傣族地区的上座部佛教。 汉代佛教依附黄老方术(用道家守一的修行方法解释佛教静坐观心的禅定方法。) 隋唐时期教下诸宗: 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华严宗和密宗。 除禅宗外,都以一种佛典为主组织教义。 禅宗: 自称:不依佛的言教立宗—以心传心。 得名:因用禅定来概括佛教的全部修行而得名。 传法世系: 西土:28祖。以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为始祖。 东土:菩提达摩、慧可(487—593)、僧璨(?—606)、道信(580—651)、弘忍(602—675)、慧能(638—713)。 慧能: 受《金刚经》启发,北上参见弘忍。 劈柴8个月。 弘忍准备选择嗣法弟子。命每人作一偈。 神秀(约606-706)(北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南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逝世于713年。 此时:孟浩然25岁。王维、李白均13岁。 弟子神会(686—760): 基本上与王维、李白等盛唐诗人同时。 思想体系: 境界论:无所得(无念、无相、无住——最上乘法)的自由境界。 无念:出去一切关于世俗世界的观念,只念真如本体。(宗) 无相:摆脱对一切现象的分别和执着,以显示真如实相。(体) 无住:万法常变不居,所以对法的认识也不能停住在某个固定的性质上。要不受一念的束缚。(本) 王孟山水田园诗风貌特征: 1、盛唐的时代色彩。 景物环境与现实社会非对立或隔绝,而是相联系相亲和。 “羁禽响幽谷”(柳宗元)。 “阴风向晚急”(李昌符)。 “落日恐行人”(贾岛)。 2、诗中有画。 3、韵味与禅意。 * * * * 《渭川田家》: 写暮春季节渭河平原上农家晚归情景; 表达归隐的愿望。 渭川:即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田家暮归。 农家日暮时分宁静怡然景象的真实写照。 诗人盼望归隐的主观心情的客观外化。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田园风光。 取景突出归趣:自《诗经》以来就成为和平安定生活的标志(《诗经·邶风·式微》)。 雉雊(zhì gòu):野鸡鸣叫。 秀:麦子吐华曰“秀”。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抒情。 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 (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呀?)句,表归隐意。 同类作品还有《春中田园作》、《新晴野望》等。 王维常以陶渊明自况,如“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后山诗话》:“右丞,苏州(韦应物)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诗人山上静观所见。 烟火迟:久雨林湿,烟火缓升。 藜:指蔬菜。 黍:指饭食。 饷:致送。 东菑:东边田地上农人。菑,初耕田地,此泛指田亩。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叠字:韵律。 得体:突出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氛围。 漠漠:水田广阔;视野苍茫。 阴阴:夏木茂密,境界幽深。 视觉:有色彩浓淡的差异; 动静: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音。 夏:大。 啭:鸟的宛转啼声。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 山中句:深居山中,望着槿花的开落以修养宁静之性。槿,落叶灌木,其花早开晚谢。 露葵:经霜的葵菜。葵为古代“百菜之主”。他晚年生活自我写照。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得自然之道。 野老:作者自己。 争度:《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列子·黄帝篇》: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 有人推它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说成“空古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