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中考文言文汇编 2016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五)
2016年中考文言文汇编 2016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五)
2016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五) 2016-10-20 13:49阅读: 【2016·江苏省泰州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1 题。(14 分)
鹤色洁形清,能鸣善舞,卫懿公好之。所畜之鹤,皆有品位俸禄。厚敛于民,以充鹤粮。民有饥冻,全不抚恤。大夫石祁子,贤臣也。进谏屡次,俱不听。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谍报:“狄人入寇。”懿公大惊,即时敛兵授甲,为战守计。百姓皆逃避村野,不肯即戎。石祁子亲往街市,述卫侯悔过之意,百姓始稍稍复集。大夫渠孔为将,命鼓行而进。狄人诈败,引入伏中,将卫兵截做三处,你我不能相顾。卫兵原无心交战,见敌势凶猛,尽弃车仗而逃。懿公被狄兵围之数重。须臾,懿公与渠孔先后被害,全军俱没。(选自《东周列国志》,有删节)
【注】即戎,指参军。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能鸣善舞: 即时敛兵授甲:
百姓始稍稍复集: X命鼓行而进: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述卫侯悔过之意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前入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厚敛于民,以充鹤粮。(2分)
译文: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 《曹刿论战》)(2分)
译文:
11.《曹刿论战》中鲁国能以弱胜强而文中卫国却全军覆没,其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8.【答案】(1)擅长 盔甲 才 擂鼓、击鼓 (2)D
【解析】 ( 1) 这四个字的意思虽然来自课外的材料,但根在课内 , 如“善”来自“齐人固善盗乎”(《晏子使楚》)“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甲”来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始”来自“五代时始印五经”(《活板》)“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鼓”来自“公将鼓之”(《曹刿论战》),《蓝皮书》 相关课文讲义及一词多意总结中这些字都有体现。平时要注意积累。
(2)例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与“前人之述”的“之”用法相同。A项中的“之”是宾主前置的标志;B项中的“之”是代词,代“马”;C项中的“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这四个意项,《知识清单四十四:文言虚词归纳》有详细的归纳。
9. 【答案】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
【解析】掌握句子停顿的规律, 并弄清楚句子的成分是做“句子停顿题”的前提。”时”是句首状语,
“卫懿公”主语,“欲载鹤出游”是谓语。体现了停顿的两个规律,句首状语后要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文言文句子的停顿规律,见后面《知识清单》。
10.【答案】(1)(他)向老百姓征收重税,来充当鹤的粮食。 (2)位高禄厚的人谋划这些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解析】译准句子中关键词,如第(1)句“厚敛”“于”“以’,另外要调整词序,要补主语。第(2)句的“肉食者”“间”“焉”。
11.《曹刿论战》中鲁国能以弱胜强是因为鲁庄公听从了曹刿的建议,做到了取信于民,把握了进攻和追击的时机;而卫懿公好鹤,“厚敛于民,以充鹤粮。民有饥冻,全不抚恤”,失去了民心,战争时又急躁冒进,中了埋伏。
【解析】此题本质是“领悟主旨题”。《曹》文告诉我们要“取信于民”,要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蓝皮书》理解性默写讲义有相关的知识点。)而本文,与《曹刿论战》比,正好相反,一是失民心,二是未能把握进攻时机,急躁冒进。结合《曹刿论战》与本文的具体情节思考,不难得出以上结论。
【参考译文】
鹤颜色洁白,形态清雅,能呜叫,善跳舞,卫懿公非常喜欢鹤。所畜养的鹤都有品位和俸禄。他向人民征收重税,来充当鹤的粮食。老百姓饥寒交迫,他一点也不安抚体恤民众。大夫石祁子是一个贤臣。他多次进谏,但卫懿公全然不听。
当时,卫懿公想要带着鹤出去游玩,传来情报说:“外族的敌军入侵。’卫懿公非常惊慌,立刻收集兵器,发放盔甲,做出战和防守的计划。老百姓全都逃避到村庄和野外,不肯参军。石祁子亲自前往街市,向老百姓陈述卫懿公有悔过的想法,百姓才重又渐渐集结。(战争时)大夫渠孔作为卫将,他命令擂鼓行军出出击敌军。敌军假装失败,把卫国的军队引诱到埋伏圈中,将卫兵截成三段,使得他们首尾不能照应。卫国的军队本来就没有心思作战,他们看见敌军来势汹汹,全都丢弃战车和兵器逃跑。卫懿公被狄人的军队重重包圈。不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