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精要

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 物理化学 2. 溶胶的聚沉 (1) 电解质的聚沉作用。 价数规则:电解质中能使溶胶发生聚沉的离子,是与胶粒带电符号相反的离子,即反离子,反离子的价数愈高,聚沉能力愈大,这种关系称为价数规则。 感胶离子序:将带有相同电荷的离子,按聚沉能力大小排列的顺序。如 H+Cs+Rb+NH4+K+Na+Li+ 2. 溶胶的聚沉 (2) 高分子的聚沉作用。 搭桥效应:一个长碳链高分子可以同时和许多分散相粒子发生吸附,起到搭桥的作用,把胶粒联结起来,变成较大聚集体而聚沉。 脱水效应:使胶粒脱水,失去水化外壳而聚沉。 电中和效应: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 吸附在带电的胶粒上,中和粒子的表面电荷,使斥力势能降低,而使溶解聚沉。 §12.6 乳状液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所形成的分散体系称为乳状液。 特点:乳状液分散度较溶胶低,分散相(液滴)大小在1~5um之间。 乳化剂:能在液滴表面形成保护膜,并能显著降低界面吉布斯函数,这种物质称为乳化剂。 乳化作用:乳化剂使乳化液稳定的作用。 1. 乳状液的分类与鉴别 乳状液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油分散在水中,称为水包油型,以O/W表示;另一类是水分散在油中,称为油包水型,以W/O表示。鉴别方法有: 染色法:在乳状液中加入少许油溶性染料,振荡后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内相染色则为O/W,外相染色则为W/O。 1. 乳状液的分类与鉴别 稀释法:取少量乳状液滴入水中或油中,若乳状液在水中能稀释,即为O/W;在油中能稀释,即为W/O。 导电法:一般而言,水导电性强,油导电性差。因此,O/W型乳状液导电性远好于W/O。但注意乳状液中存在离子型乳化剂时,W/O也有好的导电性。 2. 乳状液的稳定 在乳化剂存在时,乳状液稳定的原因为: 降低界面张力:乳化剂在两相界面层产生正吸附,显著降低界面张力,使系统的吉布斯函数降低,稳定性增加。 形成定向楔的界面:表面活性剂分子亲水端与亲油端截面常大小不等,当作为乳化剂时,被吸附在乳状液的界面层上,常呈现大头朝外,小头朝内的几何构形,如楔子钉在圆球上。 形成扩散双电层:带电符号取决于相接触的两物质介电常数的高低,介电常数高的物质带正电荷。双电层的存在,可防止因碰撞、聚集而破坏乳状液。 界面膜的稳定作用:乳化过程可理解为分散相液滴表面的成膜过程,界面膜的厚度、强度和韧性,对乳状液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固体粉末的稳定作用:根据空间效应,固体粒子在分散相的周围排列成紧密的固体膜。 3. 乳状液的去乳化 使乳状液破坏的过程,称为破乳或去乳化作用。常用的方法有: 使用不能成膜的表面活性剂:如异戊醇。 加入与乳化剂反应的物质:如油酸钠为稳定剂的乳状液中,加入无机酸,使油酸钠变为油酸而其破乳作用。 加入类型相反的乳化剂。 加热。或物理破乳。 §12.7 泡沫 定义:不溶性气体分散在液体或熔融固体中所形成的分散系统称为泡沫。如啤酒泡沫、塑料泡沫。 起泡剂:要制得比较稳定的液体泡沫,须加入起泡剂或稳定剂,如肥皂、蛋白质和植物胶等。 固体粉末:不易被水润湿的固体粉末,对泡沫起到稳定作用,如煤末可形成三相泡沫。 矿物浮选:0.1mm颗粒、水、浮选剂、起泡剂、空气。 §12.8 悬浮液 定义:将不溶性固体粒子分散在液体中所形成的粗分散系统,称为悬浮液。如泥水。 特点:颗粒1000nm以上,散射光弱;能吸收离子而带电以稳定悬浮液,或因某些高分子化合物稳定悬浮液。 沉降速度:分散离子在阻力与重力平衡时,以等速降落的速度,即为沉降速度。 实验测出时间t内粒子沉降的高度h,并以u=h/t代入上式,则 不同半径的粒子,下沉同样高度所需要的时间不同。 1—天平开关 2-指针转盘 3-指针 4-平衡指针 5-平盘吊钩 6-沉降筒 7-平盘 沉降分析 设沉降前不同半径的粒子均匀地分布在介质中,且半径相同的粒子沉降速率都相等。若悬浮液中有两种半径不同的粒子,其半径分别为:r1和 r2, r1> r2;沉降速率分别为u1和 u2。 BC粒子沉降量: 沉降曲线求得: AB粒子沉降量: G t t1 (r1 ) t2 (r2 ) A B 0 G1+G2 C t3(r3 ) 1 2 3 G1 m2 总沉降量可以写成: 沉降分析 沉降曲线求得: 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 G t t1 (r1 ) t2 (r2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