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医学电视教材画面的拍摄角度.doc
浅谈医学电视教材画面的拍摄角度
【关键词】 拍摄角度; 医学电视教材; 拍摄
拍摄角度是指摄像机拍摄时的视点,或者说画面构图时为更好地表现、观察、选择主体而确定的摄像机的拍摄位置[1]。医学电视教材是影视作品中一个特殊类型,它以表现人的疾病、诊治为主要 内容 ,以疾病的症状体征、诊治过程、致病源的形状形态和医疗器械为主体,在创作和拍摄上不能单纯地追求 艺术 效果和形式美,只能客观、真实、 科学 、纪实地表现,它的拍摄往往要受时间、地点、空间、环境和病人病情轻重的限制,拍摄角度也只能服从诊治空间的要求。拍摄角度在拍摄高度上一般分为平角、俯角、仰角拍摄;在拍摄方向上一般分为正面、侧面、斜侧等拍摄[2]。
1 在拍摄高度上常用的拍摄角度
1.1 平角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观看景物以平视为多,用平角度拍摄的画中人物或物体使人感到客观、真实、平等、公正、亲切,所以平角度是医学电视教材摄像中常用的拍摄角度。从接诊中的“望闻问切”到医治中的操作过程,这些画面不论从医患双方的对视角度还是从观众的旁视角度,只有用平角度拍摄才能表现出客观、真实,也只有选择平角度才能体现出医患双方平等、亲切。
1.2 俯拍 俯拍是摄像机视轴偏向视平线下方的拍摄方式,主要用来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中、全景以上大景别俯拍,有利于客观地交代人或物的位置、层次、数量分布、远近距离等。很多时候病人的诊断、 治疗 处于卧床状态,尤其是重病病人,所以俯拍也是医学教学片常用的拍摄角度,比如拍摄各类叩诊、听诊、输液、插管、手术等。在对临床诊治的拍摄中,更多的采用特写、近景等小景别俯拍画面,由于这些景别中表现主体较大,有时充满画面,而背景或环境很小甚至没有,使人们往往忽视俯角度的存在,而更重视主体的表现。但用近景、特写等小景别俯拍表现站立个体人物时有丑化和贬低作用,因为俯拍画面突出了人物的额头和秃顶,强化了宽厚的胸肩和丰满的身段,使人物显得矮小,表现出软弱、邋遢和萎靡不振。
1.3 仰拍 仰拍是摄像机处于仰视被摄主体的位置,用于全景以上大景别或拍摄群体人物,画面表现出高大、敬仰、赞颂等感情色彩,这种拍摄角度一般运用于歌颂“救死扶伤”、赞扬“白衣天使”等专题片或过度镜头中。在医学电视教材中选择仰拍角度多用于表现那些高于医患人员视平线的物体,比如吊架上的输液瓶,ICU室生命体征监护仪,柜厨高端的药品器械,墙壁上的操作规程、医疗图表等。但用近景、特写等小景别仰拍站立个体人物时亦有丑化或夸张作用,因为仰拍角度容易突出人物的鼻子,使鼻尖上翘或鼻孔向两边扩张,也容易突出年老人物骨瘦如柴的脖颈和肥胖人物的下巴。如人物的额头前突或发际后谢,仰拍画面中人物如同“秃子”,在光线较暗或用蓝紫绿等光线局部照射时,会使人物表现出凶狠和恐怖。这种拍摄角度如为了创造特殊的戏剧效果,画面堪称佳作,如表现普通人物则尽可能不用。
2 在拍摄方向上常用的拍摄角度
2.1 正面拍摄 正面拍摄是摄像机镜头位于被摄主体的正面方向,用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征,在医学电视教材中,正面拍摄是运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拍摄角度。比如表现疾病的症状、体征,医治的手法、技巧,细胞病菌的结构、形态,疹型疾病的色彩、形状,仪表屏幕的读数、曲线,影像器械的操作、图像,等等。以上这些只有运用正面的拍摄角度,才能更好地表现被摄主体,其画面才能客观真实地表现主体的 内容 、形态、结构、图像。选用近景、特写等正面平角度拍摄人物,可以展现人物完整的面部特征和表情动作,有利于表现画面中人物与观众面对面交流,使观众产生亲切感和参与感。选用近景、中景等正面平角度的表现手法,拍摄医学讲座、课堂教学、科普问答、情况介绍、物品展示、医疗护理关怀等等,会得到非常好的视觉形象和画面效果。但这种表现手法在其他活动的拍摄中要尽量避免画中人物对视镜头,以免使观众产生歧义, 影响 教学片画面的主题表达。
2.2 侧面拍摄 摄像机与被摄主体正面呈90°角的位置称侧面拍摄,侧面角度物体的轮廓表现十分鲜明,它有利于表现被摄体之间的位置距离、外沿轮廓和运动姿态。比如表现透明容器或注射器的药液刻度、液平面,药检中的对光检查,输液时的排气,腹部检查的肠蠕动波,抢救中的胸外心脏按压术等。表现医患人物间的交谈、诊治动作等,常用正侧角度客观、平等地表现双方的神情、动作姿态和彼此的位置。在拍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时,也常常采用正侧角度来表现医护人员的工作姿势、操作过程、活动范围。
2.3 正斜侧拍摄 正斜侧拍摄是摄像机位于被摄体的正面与侧面之间的位置,这种角度既有正面拍摄的优点,也有侧面拍摄的长处,既便于安排主体和陪体,又便于场景调动和取景,画面表现不仅给人以鲜明的立体感,还有较好的空间透视效果[1]。在医学电视教材中正斜侧拍摄是最常用的一种拍摄角度,这种角度不论用特写、近景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房屋建筑加固改造工程施工重点及难点分析与对策.pdf VIP
- 【基恩士】LR-W500(C) 使用说明书 (简体中文).pdf VIP
- 202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依利特MFD3100多波长荧光检测器用户手册.pdf VIP
- 医疗气体系统施工的质量监控重点及监理措施(可编辑word版).doc VIP
- 《西门子接口模块 ET 200M IM 153 2 产品手册 中文超清版》.pdf VIP
- 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VIP
- 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习题巩固.doc VIP
- 索尼sony_mdsje480_使用说明书手册.pdf VIP
- 城市管理网格员(中级)考试题库(浓缩300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