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材料中的第二相(雍岐龙-2006).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钢铁材料中的第二相(雍岐龙-2006)

钢铁结构材料中的第二相 Second Phases in Structural Steels 第一章 概述 1.1 钢铁结构材料的发展 材料、能源与信息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是物质基础。在各种材料中,结构 材料是人类最早使用且最广泛使用的基础材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结构材料。 人类广泛使用的结构材料中,硅酸盐材料(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硅、氧、铝)如水泥、土 石占据了低端位置,年使用量为数千亿吨;钢铁材料(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铁)稳定保持了中 高端位置,年使用量近 10 亿吨;其他材料如有色金属、高分子材料和各种不断开发出的新 材料则起到补充中端、主导高端的作用,年使用量近 2 亿吨,其中高端用材不足 1000 万吨。 这种主要由资源(由此导致的材料价格)所确定的用材格局是基本不会改变的。 钢铁材料是人类使用最为广泛的最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铁在地壳中的丰度约为 5%, 仅次于氧(49% )、硅(26% )和铝(7% ),而在地心中的含量有可能超过 90%,其资源十 分丰富。而相对于铝较高的化学活泼性而言,铁的化学活泼性适中,这使得铁矿的开采和钢 铁的冶炼生产均非常方便,生产成本及销售价格相当低廉。同时,钢铁材料具有各种优良的 性能特别是力学性能,可以充分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对结构材料的性能需要。因此,自从 3000 年以前人类分地区逐步进入铁器时代以来,钢铁材料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一直扮演 了最重要的结构材料的角色,我们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将处于铁器时代。 此外,钢铁材料的回收利用率在所有金属材料中是相当高的,目前已达到 90% 以上的 回收利用率(2001 年世界钢铁生产中消耗废钢 4.35 亿吨,占当年钢产量的 51% 以上),随 着今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回收利用率还可进一步提高到 95%左右。因此,钢铁材料又是 一种绿色材料,其开采、生产和使用过程均与环境较好地相容。 如图 1-1 所示,近年来,世界钢产量仍处于缓慢上升的发展时期,2003 年世界钢产量 为 9.45 亿吨,其中中国为 2.2 亿吨。据预测,未来 20 年内世界钢产量仍将以平均每年 2% 左右的速度增加,生产量峰值可能出现在 11-12 亿吨(其中中国约为 4-5 亿吨),此后将在 此产量稳定生产数十年,使人均累积在用钢量达到 15 吨左右(全世界累积在用钢量达到 1000 亿吨左右,其中中国达到 200-250 亿吨),世界需用钢铁材料作为结构建设材料的基础设施 建设才可基本达到饱和,此后则主要以替换性使用为主,钢铁生产量缓慢下降但仍保持在年 1 产 10 亿吨左右并至少生产应用数百年。 1200 n 1000 o i l l s 800 i n m o t n, c 600 China o i i r World t t c e 400 u m d o r 200 p 0 198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图 1-1 世界粗钢产量 ( ) 人类使用材料主要是使用其相应的材料性能,对结构材料而言,主要使用其力学性能如 刚度、强度和韧塑性。确定的晶体材料的刚度变化范围不大,而强度和韧塑性则可在相当大 的范围内改变。因此,结构材料的强韧化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不断发展的最重要的主流方向, 如何获得最高的强度和韧性及其合理的配合一直是材料特别是结构材料科学与工程界数百 万科学研究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孜孜以求终生奋斗的目标。作为最重要的结构材料,钢铁材 料的强韧化技术与理论的研究已持续了上千年。从中国古代材料学家和冶炼师所追求的“削 铁如泥”、“吹毛断发”、“绕指柔”,到现代钢铁材料研究与生产技术人员所试图达到的“理 论强度”,人类不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