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的盐务改革_0.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亥革命时期的盐务改革_0

辛亥革命时期的盐务改革 【 内容 提要】辛亥革命的爆发,猛烈冲击了旧的盐务体系,加速了旧体制的崩溃,使1911-1913年 中国 政治 舞台上,”盐政”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一时期发生在中央和地方的盐务改革,尽管存在种种局限,但它延续了清末盐务改革所开拓的思路,并在短期内迅速使盐务改革的 问题 成为公众的观念,其所起的作用需要认真地予以 研究 。 【摘 要 题】专题研究 【 英文 摘要】 The eruption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dealt a heavy blow to the old mechanism of salt administration and quickened the pace of the breakdown of the old system.Salt administr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political arena from 1911 to 1913.In spite of the existence of various limitations,it kept to the route of the salt reform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made salt reform accetped by the public.Its function is worthy of serious study and discussion. 【关 键 词】辛亥革命/盐政/盐务改革   the Revolution of 1911/salt administration/salt reform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K257.9;F129   文献 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3)01-0122-07     一   清末以来的盐政,诚如时人所说”专商积弊,迄未革除,各省盐务,纷乱如丝,国课民生,交受其困”。(注:此即民国盐务改革家左树珍之言,转引自田秋野、周维亮:《中华盐业史》, 台湾 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22页。)盐务的黑暗腐败状况,引起中国一些有识之士的担忧和不满,不少人研究盐政,谋求整理之方。在清末倡导改革盐务运动的人士中,最具 影响 的首推张謇,其次是景学钤。   张謇,字季直,清末民初实业家,光绪二十年(1894)状元,退居家乡江苏南通,创办实业。为振兴日趋衰落的淮南盐业,1903年张謇集资规银十万元,收购淮南吕四场李通源盐场,设立了同仁泰盐业公司,开展了一系列改良盐业的活动,包括拟定公司管理章程、革除旧盐垣的官衙作风、破除陋规、尝试手 工业 工场式的集中生产等等,给当地淮盐生产带来了新的气象。   这期间他还曾亲赴日本考察美国和日本的制盐法以及日本制卤、煮盐的工具,率先引进外国制盐先进技术,试验松江板晒法获得成效,所制精盐盐白味鲜,曾于1906年在意大利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优等奖牌,是为我国盐产品在世界上最早获得的国际大奖。在经营盐业的过程中,张謇备受两淮运司的留难与困扰,所制新盐常常无端受阻,无法外销,在盐务实践活动中,他亦深悉专商引岸的弊害,由此孕育了改革盐务的思想。   1901年张謇撰写了著名的《变法平议》[1](卷2),上书清政府,要求全面变法。在其中的”改盐法”议中,他第一次阐明了自己关于改革盐法的主张:”设厂煎盐而后就场征税,若网在纲,可坐而理矣。”此后张謇在所撰写的《卫国恤民化枭弭盗均宜变盐法议》、《盐法改良后议》、《变通通九场盐法议略》[1](卷17)、《各国盐法叙》[1](卷19)诸文中,对旧盐法盐制在盐业生产运销及缉私多方面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揭露。他指出旧盐法不过是沿袭历代的流弊而已,所谓”法之坏,政之弊,我国今日不宁唯盐,而盐其一也”,并诘问:”盐法果足法乎?!”在清末渐起高潮的盐务改革活动中,张謇以其颇有成效的盐业实践活动,颇具说服力的”说盐”政论,以及其与清室大臣关系颇为密切的特殊身份,为世人所推崇。   另一位著名的盐务活动家是浙江的一位地方官员,时任浙扛渔业公所董事的景学钤。浙江东部的宁波、台州、温州地区,渔业是主要的产业,附近海域的舟山渔场是世界最大的渔场之一,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丰富的海产品。渔业是耗盐大户,对盐的需求量较大,但传统的盐务垄断和无弹性的销售额,常常使渔业得不到充足的供应,于是闽盐乘机走私侵销,年销量多达200万担。景学钤受定海沿海数十岛20万渔民的委托,请求政府增加渔盐供给,渔户愿以提供给政府10倍的盐税为代价,来换取当地盐业垄断者出售更多的盐以满足渔民的需要。然而盐商害怕一地销量上升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