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门诊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门诊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传统中医内科在诊断疾病时主要依据望、闻、问、切四诊,在接治过程中易出现误诊、漏诊,经临床不完全统计误诊率达20%以上,应引起现代中医高度重视,避免医疗纠纷。笔者在临床中教训颇多,体会较深,略举数例,以戒同道。 1 忽视常规检查,结核长期误诊 患者,男,48岁,2003年4月23日以“头晕、纳差、乏力半年”为主诉就诊。先后在当地卫生院,市人民医院按“缺铁性贫血”、“慢性胃炎”、“黄疸”治疗无效。近日,时有黑便,上腹部不适,纳差、乏力加重,无咳嗽、咯痰等症,查体:T36.8℃,慢性贫血面容,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查血常规:RBC2.8×10 9 /L,Hb65g/L,电子胃镜示:贲门下段粘膜裂伤,辨证为虚劳,气血两虚。给予八珍汤加味,同时嘱其到上级医院做骨穿排除血液病。二诊自述症状减轻,骨髓片示:缺铁性贫血。效不更方,继服5剂。三诊无效,建议进一步检查,1个月后电话联系在市防疫站确诊为肺结核,正在抗痨治疗。 按:肺结核本属常见病,误诊长达半年,究其原因,有三:(1)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发病以来,从未咳嗽、咯痰等症,只表现贫血及消化道症状。(2)忽视常规检查,如果及早拍胸片可避免长期误诊。(3)医生思路狭窄,先入为主,只注意贫血常见原因,直接原因,片面认为偶有消化道出血,贲门下段裂伤,吸收不良即是造成贫血的主要原因,忽略了其他原因导致贫血的疾病。 2 只考虑常见病,未想到恶性变患者,男,46岁,2001年10月以“间断性右上腹疼痛半年,再发1周”为主诉来诊。曾在洛阳三院、市人民医院按胆囊炎给予静滴口服西药治疗,时轻时重,1周前饮食过饱,又出现右上腹胀痛,用药后无效。来诊时查体:T37.2℃,心肺听诊无异常,右上腹胆囊区压痛,墨菲氏征阳性,舌淡暗,苔黄腻,脉弦滑。B超示:胆囊炎。血常规示:WBC10.1×10 9 /L,N0.72,L0.28中医辨证为胆胀(湿热阻滞),给予大柴胡汤加味配合静滴抗生素,5天后二诊,诸症明显减轻,继服中药5剂,症状基本消失。三诊继服5剂巩固疗效。半月后又复发,在某省级医院诊断为结肠肝曲占位。按:对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不能单考虑常见病,应全面考虑排除占位性病变,更不能被一时的疗效所迷惑,延误治疗时机。3 酒后头痛疑中毒,头颅CT有血肿 患者,男,26岁,2003年8月16日,以“酗酒后头痛2天”为主诉就诊,2天前,同伴6人晚餐时本人饮酒约7两,后半夜出现呕吐、头痛,在当地诊所治疗1天无效,第3天上午来诊,自述双侧太阳穴处持续性疼痛,伴恶心,无呕吐,查颈稍强,双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正常,按酒精中毒(考虑喝劣质酒,因同伴5人亦有相同症状但第2天症状即消失),给予清开灵、纳洛酮静滴。下午复诊时诉头痛不减,建议做CT,结果示左颞部硬膜下血肿,出血量约30ml,追问同伴,似乎酒后有摔倒史,遂予紧急手术,如期康复出院。 按:询问病史应详细,遗漏任何病史都可能导致误诊,本例患者如果不是及时做CT明确诊断,必然导致医疗事故,应引以为戒。 4 看似消化系疾病,实为全心衰所致患者,男,65岁,2002年6月以“纳差、腹胀半年,加重伴不能平卧半月”为主诉来诊。患者半年来纳差、腹胀、乏力,曾在市医院做胃镜示:慢性充血糜烂性胃炎,并按胃炎住院治疗半月,时轻时重,之后在中医院按“痞满”服中西药物效果欠佳,来诊时症见纳差、乏力、胸闷、双下肢稍水肿,查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湿罗音,腹部膨隆。血常规正常,X线胸片示:心脏影明显扩大,呈普大型。心电图示:顺钟向转位,ST-T异常B超示:肝淤血,腹水,胸水。初步诊断为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并收住病房,按心衰治疗10天,临床缓解出院。 按:曾多次就诊、多人治疗甚至住院治疗竟未考虑心衰,待心衰典型症状出现后才确诊,实乃沉痛教训,究其原因主要是医者基本功不扎实,体格检查不仔细,只考虑引起症状的常见原因,忽视系统外表现,岂不知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应思路开阔,注意内在联系,方能减少误诊、漏诊。 5 体会随着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诊断水平日益提高,做为现代中医亦应及时更新知识,应该认识到,误诊比误辨(证)后果更严重,应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提醒同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必须具备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的基本功,及时汲取现代医学新知识。(2)合理运用医疗检查设备,提高诊断率,不能迷信中医四诊。(3)注意病史采集,不能局限于中医问诊内容。(4)加强与同事之间的协作,及时请相关专业人员会诊,必要时转科治疗。 1 金倩;氯地酊联合激光治疗痤疮15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97年10期 2 董新亭,李卫莉,张随学;自拟粉刺消治疗痤疮12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年06期 3 查旭山,陈修飏;寻常痤疮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