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两则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新闻两则选编

主题分析 本文记写了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核舟。全文仅用400余字,不但详细地说明了核舟的形状、细致生动地描述了舟中人物的形态,而且赞美了雕刻家巧妙地构思和精湛的技艺,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巨大成就。 24.《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矜、寡 男有分 货恶其弃于地 wéi jǔ mù guān fèn wù 四书:《论语》《大学》《孟子》                《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礼记》简介: 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儒家经典之一,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其语言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通假字: 选贤与能 (“与”通“举”,选拔 ) 2. 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 人) 词类活用 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作动词,以……为亲) 不独子其子(名词作动词,以……为子)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形容词作名词,老人、中年人、幼童) 谋闭而不兴(动词作名词,奸邪之谋) 主题分析 本文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寄托了对美好社会的无限向往,也暗含对现实社会黑暗现象的厌恶。 25.《杜甫诗三首》 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别号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唐代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主题分析 《望岳》是作者游泰山所作,描绘了泰山高大磅礴的气象,赞美了泰山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春望》通过描绘国都沦陷后破败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情感以及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石壕吏》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乱捉人,连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一层写望中之情,写作者所盼、所思,流露出忧国伤时、思家之情。烽火燃烧更加忧念时局,家书价值万金,进一步深化诗人忧国思家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表达出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透露了诗人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 作文 国学搞搞搞 八大修辞手法: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比喻、拟人。 内容上…… 修辞上…… 情感上…… 《桃花源记》 知识归类 (一)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1.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满不充分 2.诣太守,说如此。 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词类活用 复前行,欲穷其林(形容词做动词,穷尽,走完) 复前行,欲穷其林(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渔人甚异之(意动用法,以……为异) 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 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放弃、舍弃,动词) (房屋,名词) (休息,动词) 舍 寻 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 (寻找,动词) (随即、不久,副词)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作标记,动词) (标记、记号,名词) (志向,名词) 见渔人,乃大惊 乃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竟然) (竟,竟然)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作为) (为:对,向) (为:给) 豁然开朗 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 黄发垂髫 落英缤纷 怡然自乐 鸡犬相闻 本文出的七个成语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写桃花源内优美的环境,意思是: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齐,有肥沃的田地、漂亮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通过渔人的所见所闻,再现桃花源中平和、宁静、淡雅的自然环境,令人向往。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描绘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景,把桃花源中人欢乐、幸福、安定的生活及其愉快的心境再现出来,这是作者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同时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劳动人民追求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 主题分析 本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进入桃源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