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兰溪特有民俗活动–月半节.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兰溪特有民俗活动–月半节

浅谈兰溪特有民俗活动—月半节月半节是一项祭祖扬善的活动,虽有迷信色彩和浪费现象,是因它的时代背景不同。诞生月半节的时代是封建社会,人们接受的是封建迷信思想教育,统治阶级为了统一人心为己服务,制造了鬼神论,一切听命于鬼神,就像一副枷锁,枷在人们的灵魂深处。通过这种宗教性质的祭祀活动,对祖先的崇拜,与死者灵魂的沟通,达到人们祈求生存繁衍的美好愿望,其民俗的内核是追求生存与繁衍,融合与兴旺,代表了民族的历史与情结,民族的文化与象征。在中国,关于月半节的概念一般来说,是指元宵节(正月十五)和中元节(七月十五)。其中元宵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人皆知。而关于元宵节的来历起源也是众说纷纭,不尽相同;各地庆祝元宵节的方式更是精彩纷呈。元宵节在经过几千年的沿袭演变至今,已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日,而庆祝这个节日的仪式在各地也是各具特色,但不管存在那些不同,吃元宵(南方称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则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习俗刚形成之初并没有元宵节这一名称,而是到了汉文帝时期才下诏把正月十五这一天称为元宵节。关于中元节,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这个节日的其它名称可能较为人所熟悉。中元节的时间一般来说是在七月十五,南方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中元节其实是道教的说法,佛教则把这一节日称为盂兰盆节(在日本至今沿用这一名称),而在中国南方称这一节日为鬼节,客家人则称为七月半。总之,中元节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她的内容除了祭祀以外还有放河灯、超度亡灵、校籍辰(这两项是佛道两家所特有);而祭祀的形式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但总的目的都是为了祭奠先人。 相比于上述两节,至今留传于浙江兰溪黄店一带的月半节就让人知之甚少了。可以这样说在这一带留传至今的月半节在中国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其它地方几乎没有类似的节日。所以这个节日具有她的独特性。 月半节又称大年月半、猪羊会。她最大的独特性就是节日的周期,在中国各个传统的节日每年都有,而月半节则不是年年都有,她的周期为8-10年一次。另一个独特性是这个节日并不是全民共庆的盛会,而是以村为单位庆祝的一种节日盛会。在这一带至今有以卢氏、王氏、刘氏、舒氏为主的四个村庄有此节日。第三个独特性是庆祝的时间之长是其它节日所不能比拟的;这个节日的庆祝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可以说在中国各种传统节日中是极其罕见的。正因为具有这些区别于其它节日的独特性,所以到了月半这一年,当地会举行隆重的仪式来庆祝这一盛大的节日。由于不是全国性或大范围内的节日,因此并不能在各种史料中找到关于月半节的记载。而在当地也找不到关于它的起源记录,只能在祖祖辈辈口口相传下来的一些信息中了解月半节的起源。当地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月半节形成于明朝前期,兴盛于明末清初。但据本人分析,月半节的形成可能在南宋时期甚至更早就已经出现。因为月半节有一个重要内容是纪念晚唐时期因“甘露之变”而被害致死的宰相舒元舆。 舒元舆祖籍东阳市上卢泉塘,在其祖父这一代徙居今兰溪市万罗山(今白露山北麓)下的见坦村。弟兄五人其为长,下有胞弟四个,兄弟五人皆中进士(亦说兄弟四人)在历史上传为佳话。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官至御史中丞(民间称丞相)的舒元舆为铲除宦官重正朝纲,同李训等人发动史称“甘露之变”的太平之策,后因计划败露惨遭腰斩。二十年后即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得以昭雪,晋封为光禄大夫上柱国乘仙公。同年十一月,敕建乘仙祠(今乘仙殿),以祭元舆之功绩。次年其孙舒锡将其遗骸由长安移归故里安葬,在今白露山西南棋盘石下,当地人称三相坟。 现今有此节日的四个村庄均分布在白露山麓周围,相距甚近。而这个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纪念舒元舆,因此从时间上来分析,应该早于明朝。这四村之中卢氏一族建村于宋绍兴年间,舒姓一族建于晚唐时期,刘氏王氏两族建村在宋之前。也就是说,在南宋时这些村庄就已存在,因此这种节日的形成年代估计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开始,舒姓一族可能更早就有这种祭祀活动。每次的月半节活动时间跨度长达一年,一般来说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认月半;二是:过月半(也称做月半)。全村男女老少全部出动(在古代女人是不允许参加这种仪式的,现在为了体现男女平等故不分性别都可参加)迎举着銮架、旗帜,抬着香亭,敲锣打鼓去往乘仙殿(即乘仙祠)把乘仙公塑像迎接到村中的祠堂。乘仙公塑像迎接到祠堂后,每家每户拿着三牲到祠堂祭拜乘仙公。到了晚上,家家户户在乘仙公像前摆上供品,然后点烛守夜到天明。第二天用同样的方式把乘仙公塑像送归乘仙殿,至此,认月半活动正式结束。确定日子以后,在头一天家家户户开始杀猪宰羊。杀猪羊也是有讲究的,和平时的宰杀是不一羊的,首先要保证猪羊的完整性,因此在猪羊的尾部、脊梁、头部要留有毛,不能全部拨光;其次猪羊的头不能砍下,要和身子相连;第三就是猪羊的内脏也必须挂在猪羊架上一起祭祀,乃至于猪血和羊血也得处理后另行祭拜。就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