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地下采矿修改选编
五、矿井轨道运输的辅助设备 1.翻车机 2.推车机和阻车器 3.爬车机 爬车机是用来在短距离内将矿车沿轨道送到较高轨面上去的设备。它能单个连续地运送矿车。在矿车自溜运输线路上,可以用它来使矿车补偿因自溜运行而失去的高度。 第三节 矿井提升 一、矿井提升系统及提升设备的组成 (一)普通罐笼提升系统 1.矿井提升机与提升钢丝绳 2.罐笼 3.罐道 4.罐座与摇台 5.天轮与井架 图18-14 普通罐笼提升系统示意图 1—井筒;2—罐笼;3—提升机;4—天轮; 5—钢丝绳;6—井架;7—井架斜撑 图18-15 单绳罐笼 1—悬挂装置;2—防坠器;3—罐体;4—导向装置;5—罐门;6—罐内阻车器 (二)立井箕斗提升系统 (三)斜井箕斗提升系统 (四)斜井串车提升系统 (五)斜井钢丝绳胶带输送机提升系统 立井箕斗提升系统示意图 1—翻笼硐室;2—井底岩仓;3—装载闸门;4、7—箕斗; 5—井筒;6—井架;8—卸载机构;9—地面岩仓 立井单绳箕斗 1—悬挂装置;2—导向装置;3—顶棚; 4—框架;5—斗箱;6—闸门 二、矿井提升机 (一)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 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有单滚筒提升机和双滚筒提升机两类。双滚筒提升机是两根钢丝绳以不同的方向分别缠绕在提升机的两个滚筒上,绳的另一端均挂有提升容器。由于其中一个滚筒与轴固定,称为死滚筒,而另一个滚筒则通过离合器和轴相联接,称为活滚筒。因此,它可以调节两根钢丝绳的长度,适用于双钩提升。提升机运转时,滚筒上的钢丝绳一根缠绕一根放松,使两个容器一个上升,一个下降,从而完成提升重容器,下放空容器的任务。 (二)多绳摩擦式提升机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是把钢丝绳搭在滚筒上,电动机带动滚筒旋转时,利用钢丝绳和固定在滚筒上的摩擦衬块之间的摩擦力进行传动,实现升降提升容器。 JK型双滚筒提升机 多绳摩擦提升工作原理图 矿井防水和排水 第一节 矿井水源和涌水通道 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都可能通过各种通道涌入矿井,我们把所有涌入矿井的水,统称为矿井水。为了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正常进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进入矿井,或将进入矿井的水排至地表。前者称为防水,后者称为排水。 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可能造成水灾,给矿井建设和生产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威胁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矿井水防治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的方针。 井下涌水的发生,必须具备矿井水源和涌水通道两个条件,因此一切防水措施都应以消除水源和杜绝涌水通道两方面着手。 一、矿井水源 ,按其来源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类。 1.地面水 地面的江、河、湖、沟、渠、池塘里的积水或季节性的雨水和山洪都叫做地面水。地面水往往可通过井筒、塌陷裂缝、断层裂隙、溶洞和钻孔等直接进入井下造成水灾。 2.地下水 地下水分为含水层水、断层水及老空水等。 (1)含水层水。把矿井下的砾石层、流沙层、石灰岩层等含水比较丰富的岩层称为含水层。若含水层与地面水相连通时,对矿井威胁更大。 (2)断层水。由于断层附近的岩石通常较破碎,易于积水,同时,由于断层容易将若干个含水层导通,形成较强的水力通道,因此,把积存与断层附近或通过断层导通涌出的含水层水称为断层水。 (3)老窿水。井下采空区和废旧井巷里常积有水。一般都在生产区的上部,所以静水压力很大,来势凶猛,且常含有有害气体。因此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区,必须提高警惕,采取措施,以防止发生井下透水事故。 一般来说,上述水源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是互相沟通,互相补给。 二、涌水通道 水源进入矿井的可能通道有:断层破碎带、采掘过程形成的裂缝、井巷、封闭不好或没有封孔的旧钻孔等。对某一具体矿井来说,上述因素不一定同时具有充水作用,而往往只是其中个别因素或几个因素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必须抓住主要因素加以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矿井水灾事故发生。 第二节 矿井防水 一、造成矿井水灾的原因 1)井田内的水文地质等资料不清。 盲目开采。如果对井田范围内的含水层数目,含水层与地表水的关系,水的循环条件,岩层的透水性、断层、裂隙及其与水源和岩层的关系,古井、小窑的分布以及采空区塌陷情况等水文地质资料掌握不清,就盲目进行开采,有可能使地下水或地表水经透水通道涌进开采区而造成水灾。 2)井筒位置选择不合理 如对矿区地形、地貌及气象资料掌握不足.将井口位置选择在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下的河谷或洼地,一旦遭受暴雨袭击.引起山洪暴发,就可能造成淹井事故。 3)技术决定不正确 由于技术决定上的错误,也能造成水灾,例如在断层附近,生产矿井与废弃矿井之间,新采区与采空区之间,没有留隔水岩柱或所留岩柱尺寸太小等技术上的失误.也会造成水灾。 4)麻痹大意,丧失警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