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文体语用学角度谈文学作品的理解及分析
毕业论文提纲
作 者:吴燎婵 2010春 44441012410009
指导老师:曾衍桃
专 业: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英语教育
从文体语用学角度谈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 摘 要:本文就是通过对《红楼梦》作品中一些鲜活的事例进行分析和认知推理,寻找关联,从而看出了曹雪芹轻车熟路的语言使用技巧。名著、认知语用观 认知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涉及人对信息的选择、接受、处理、理解和储存的能力和过程。认知语用观的核心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提出来的关联论,这是对认知语用学的最大贡献,也是专门针对和用以修订或取代Grice合作原则的一个核心理论。Sperber与Wilson在《关联:交际与认知》中指出:语言交际会同时涉及这两种模式,一种是代码模式,另一种是推理模式。但在交际过程中,认知——推理过程是基本的,编码——解码则附属于认知——推理过程。二位作者希望通过书中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找出我们所需要的所有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为此,该书在西方语言学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S.C.Levinson评论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很有争议的书。作者试图将语用学理论的重点转移到认知的一般理论上来”。它主要不是讨论如何通过语用学理论去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而是概述出了一条总的认知原则,即关联原则。在第二版中作者又将原来的一条原则修改为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两条。、《红楼梦》作品中的语言使用技巧例析 《红楼梦》所以成为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是因为曹雪芹在语言使用方面的确高超。下面将从认知语用观的核心理论——关联论出发探询作者笔下语言使用技巧之所在。例析1. 在第22回,贾母所制的灯谜是: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谜底为荔枝。例析2. 甄士隐和贾宝玉因梦游“太虚幻境”而被一僧一逍度脱遁入空门则被作者置于全书的首和尾,它可以作为对“太虚幻境”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故事阐释。例析3. 根据王岳川之理解,“群芳髓”之“髓”的字面意义为精华,暗示意义为骨髓,象征意义应该为“碎”;“千红一窟”之“窟”的字面意义为山洞,暗示意义为鬼窟冢室,其象征意义则是“窟”字的谐音“哭”,实为对青春花颜遭噩运的哀叹;“万艳同杯”之“杯”的字面意义为盛酒的容器,而更深层的象征意义也是“杯”的谐音“悲”。例析4. 借物思人,息息相关例析5. 如果说雪花是曹雪芹对宝钗在大观园中为人处世的性格概括,那么牡丹则是作者对宝钗一生命运的总结。例析6. “离恨天”神话故事似曾无关,却有关,贯穿《红楼梦》全篇。三、余 论 认知语用观的关联论认为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的。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在较小的语境中找不到关联, 就得借助更大一些的语境,直至使话语在这种语境中具有最佳语境效果,找到话语的“最佳关联”,实现对话语的最准确的理解和认知。本文就是通过对作品中一些鲜活事例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看到了曹雪芹炉火纯青的语言描写艺术,像生活一样, 好像没有成文的章法, 但又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 {1} [清]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 何自然,冉永平.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制约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9. {3} 刘绍忠.关联论的交际观[J].现代外语,1997(2):13-20. {4} 王岳川.文化话语与意义踪迹[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5} 庞婧文.天葩吐奇芳——从《红楼梦》韵文解读薛宝钗形象[J].德州学院学报2008(1):6-10. {6} 曾礼军.《红楼梦》中“离恨天”的建构[J].红楼梦学刊 2007(1):281-29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生字表拼音注音及组词完整版.doc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字词句复习.doc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生字表拼音及组词.doc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第1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doc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教案.doc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音乐.doc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第7单元知识点复习.doc
- 2009矩阵分析试题〔A卷〕.doc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语文第4单元作文.doc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参考解析.doc
- 2025-2030中国降解塑料制品市场供给预测与投资运作模式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降解塑料袋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降解塑料袋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竞争形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降解塑料袋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降解塑料袋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2030中国降钙素原抗体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数学试卷.docx
- 2025-2030中国降钙素注射液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陈皮市场需求潜力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建议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