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大气环境大气垂直分层课件(湘教版必修1).ppt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A、水平气压梯度: 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B、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方向为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A、高空风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二力作用。风向平衡于等压线。 B、近地面风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力作用。风向斜穿等压线 2、风向与等压线(面)的关系 C、近地面低压中心风和高压中心的风(北半球)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030 1020 1010 (hPa)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A B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C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hPa)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风向最终与等压面(线)平行。 (hPa) 1000 1005 1010 1015 气压梯度力 风 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风向 (与等压面(线)斜交) 摩擦力 在下图中绘出北半球近地面A、B两种气压状况下的大气运动情形 1030 1020 1010 1010 1020 1030 水平气压梯度力 A B 实际风向 低压 高压 下列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 √ 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 1002 hpa 1006 1004 1008 ④ ① ② ③ A.① B.② C.③ D.④ √ 1、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削弱 B、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削弱 2.图2-2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C A 3、影响太阳辐射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云层厚薄 B、太阳高度角 C、海拔高度 D、海陆差异 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 ,光热越 ,地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 ; 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径越 ,被太阳削弱的越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 。 反之,太阳高度角越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的能量就 。 小 集中 多 短 少 多 越少 B * 风压定律涌 2.3 大气环境——大气垂直分层 一、大气组成 氮: 的基本成分 干洁空气 氧: 的必需物质 CO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对地面有 作用 O3:吸收 ,保护地面生物。 水汽:产生云、雨、雾、雪,影响地面和大气 的温度。 固体杂质:凝结核, 的必要条件 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地球生物体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 保温 紫外线 成云致雨 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和含量的影响 ①人类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 大气中的 含量增加 ②人类广泛使用电冰箱、冰柜 ---→大气中的 含量增加 ---→大气中 含量减少 二氧化碳 氟氯烃 臭氧 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气温随高度↑而↓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复杂 对流层 平流层 气温随高度↑而↑ 平流运动为主 天气晴朗,有一臭氧层 高层大气 气压低、密度低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太阳辐射 ②地面辐射 ③大气(④逆)辐射 短波辐射(可见光) 大气几乎不吸收 长波辐射(红外线) 被大气中的水汽、CO2大量吸收 2.四种辐射特点 1.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 H2O CO2 太阳辐射 (红外光) CO2、H2O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光 太阳辐射 (可见光) 太阳辐射 (紫外光) 地面 散射 反射 O3 平流层 对流层 O3吸收大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光 吸收 反射 散射 二氧化碳和水汽: 臭氧: 红外光 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