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9课说“木叶”.docVIP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9课说“木叶”.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9课说“木叶”

第9课说“木叶”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林庚(1910-2006),字静希,祖籍福建福州,生于北京。1928年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转入中文系,曾创办刊物《文学月刊》。1933年毕业后留校任朱自清先生助教,又参与编辑《文学季刊》。1934年后,先后在民国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授中国文学史课程,继续写诗。这时期是他写自由诗的时代。1935年以后对诗的形式有进一步的追求,从现代生活、语言的节奏与民族诗歌发展的规律中探索新的格律体诗。抗战后,赴厦门大学任教。1947年北归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文联理事、《文学遗产》编委,一直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对于新诗的形式、中国古典诗词有独到的研究。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作品   《夜》(诗集)、《春野与窗》(诗集)、《北平情歌》(诗集)、《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天问论笺》《唐诗综论》。 评价   中国作家、诗人、古典文学研究学者。 (二)人物轶事 《〈西游记〉漫话》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庚无以排遣心中的困惑,就经常夜读《西游记》。就这样,白天被批判的林庚,晚上在书斋里摊开书卷,从文学中得到宽慰和愉悦。最终他将《西游记》烂熟于心。难得的是,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进了对小说的理解,在80岁高龄时出版了《〈西游记〉漫话》这 样一部“极具个性的充满诗人气质和潇洒笔意的快意之作”。古代文学研究大家程千帆教授在给先生写的信中说,他是在病中收到了林庚先生的著作,看了书竟爱不释手,自己看不完,就让自己的学生给他念,“高兴得不得了,说这书是‘盖自有《西游记》以来之第一篇文章也’”。 常识整理 1.古代服饰民俗 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捣衣:古代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帖,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 寒砧: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称为“寒砧”,表现妇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古代“杨柳”含义 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杨柳:诗经里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句,杨柳最早就是杨树与柳树的意思,因为一到春天,杨树与柳树都会飞絮,是为“杨花柳絮”,很容易引起古人的伤感。后来隋炀帝游江南时,最喜欢江南岸的柳树,因此封赐它姓杨,故江南人都称柳树为“杨柳”。关于杨柳的文学意象,要从“柳”字说起。(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思念。(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抒发了李白对故乡的无限牵挂。(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的忧愁程度。 (一)读准字音 Ⅰ.单音字 (1)袅袅()       (2)橘徕() (3)皎皎() (4)灼灼() (5)寒砧() (6)征戍() (7)庾信() (8)言筌() (9)疏朗() (10)窸窣() (11)翩翩() (12)迢远() Ⅱ.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尽 (2)省 (3)宁 (4)泊 2.语境辨析法 (5)在历史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都了解了过去那段令人发(fà)指的事情。 (6)这个科学家说:“我的这个创()造非但没有转化为对人类有益的东西,反而成为给人类带来无穷创()伤的凶器。” (二)写准字形 (1) (2) (3) (4) (三)用准词语 Ⅰ.明确词义 (1)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2)一言难尽:一句话很难说完。形容事情曲折复杂,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尽,完。 (3)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捕鱼的竹器。这句话出自《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4)相去无几: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相去,互相之间存在距离;无几,没有多少。 语境运用(辨析正误) 在公司管理层做了这么久,他对每个员工的情况都非常了解,做起工作来理应熟能生巧,但现在出现这么大的失误,说起来真是一言难尽,等事情调查清楚后再酌情处理。 辨析:“熟能生巧”和“游刃有余”都有“熟练了就容易”的意思。但“熟能生巧”偏重于“生巧”,指具有了技巧性;“游刃有余”偏重于“有余”,指解决问题毫不费力。此处应改为“游刃有余”。 Ⅱ.易混辨析 1.流传vs留传 课本原句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