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下的只有尊严.doc
留下的只有尊严
我认识梅娘已经二十多年,但我一直是作为晚辈与她接触。我见梅娘的第一面是在北京东四流水巷她家。那是1979年,她当时不到六十岁,命运刚刚从低谷中走出,神情焕发。在那间祖孙三代挤在一起的小屋里,我记得她开玩笑说她女儿柳青“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后来我逐渐了解了她的生活,觉得这话也算得上她自己命运的写照。不过这里我并不想重复她的苦难,二十年来对她的报道主要集中于她经历的苦难,似乎苦难成了一个“卖点”。她对此并不满意。这一点我很理解,因为苦难是外加的,不是她自己。看那些苦难,只能看到时代对人的摧残,以及人在权力面前的渺小。写一个人的苦难并不是写一个人,甚至可能掩盖一个人。
不过要我去写梅娘的内心世界,我同样没有那个能力。我们毕竟相隔一个时代,我们之间一直保持中国传统两代人的那种距离。我只是从一个晚辈角度观察她,恰好我母亲跟她也颇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她们现在都面临如何选择归宿的问题――也许这可以作为我思考梅娘的一个切入点。
梅娘曾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在花季夭折,只剩下女儿柳青。八十年代末柳青移居北美,现在有一个相当富裕的生活环境。她一直希望把梅娘接去颐养天年,除了是孝心,也是一种必要的安排。人老了,总得有人照顾,甚至到一定时候,身边根本就离不开人。那不是雇一个保姆能承担的,也不是进养老院能解决的。因为人越到衰弱的时候,越需要爱心和责任心的陪伴,而除了儿女,谁能真有那份爱心和责任心?
梅娘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她去了北美几次都无法长住下去,总是不久就重新回到北京白石桥路边上的狭小居室。这件事情成了她女儿的一个心病,眼看着母亲越来越老,身体越来越差,将来应该怎样安顿?
七十年代搞过一阵“批林批孔”,我在那时才听到孔子曾经说过一句“父母在,不远游”,当时被作为一种儒家学说进行大批判。我记得在群众批判时,批这句话的人最多。可能是因为比起孔子其他估屈聱牙的文字,这话直白好懂,工农兵容易理解。然而我当时却心存疑虑,父母在和远游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大名鼎鼎的孔老二说出这么一句大白话,难道真算得上学说?
我那时对此不能领会,是因为时代已经与孔子的时代不同,比如说有了电话、电报、火车、汽车,即使远游到千里之外,父母有事也可以马上知道和赶回,耽误不了什么。而孔子时代人一走出去就断了音信,杜甫感叹“彼此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何况隔上几千里。以那时的人力或畜力交通,即使往家赶,时间的漫长也可想而知。因此那时的儿女尽孝道,不远游就成了一个前提。远游在外,不要说增加父母的精神负担(儿行千里母担忧),一旦父母有病或遇到大的问题,既无法得知也无法尽快赶回。至于日常该尽的孝道就更提不上了。
历史轮回到今天,孔子时代的问题又重新出现。我真正理解“父母在,不远游”也就是最近几年――当我这一代人真正面临给老辈养老送终的问题时。对这个时代来说,古代那种想方设法让老人保持心情愉快的日常尽孝早成为历史陈迹,所谓的孝道已经简化成当老人遇到困难时能够去帮助解决。梅娘今年已经八十有一,一直独立生活,全是自己照顾自己。她内心是否有对传统时代那种儿女在身边随时伺候的需要,我不得而知,她表现在外的完全是独立自主,决不拖累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子女。在这一点上,我母亲也是一样。就此而言,她们这一代人已经与传统中国的家观念决裂。然而不管她们在精神上怎么升华,肉体还是逃不出人间规律,衰老不可避免,力量也越来越弱,她们终归要依靠别人。
这时子女是否“远游”,就又显出了孔子时代的意义,因为今天的远游和“批林批孔”时代的“远游”已经不一样,反倒和孔子时代重新有些相象。虽然今天的信息和交通都达到前所未有的能力,但正是这种能力也使人的“远游”随之不断地扩张。今日的“远游”不再是隔山岳,而是隔大洋;不是骑马或火车能企及的距离,而是地球另一端;不是买张车票就可以走,而是有签证、入境等重重障碍;还有公司、家庭、假期……子女一旦“远游”到了这种程度,即使信息相通,然而除了父母“病危”赶回来见最后一面,平时只能靠电话或汇款保持一种虚拟的信息关系,几乎帮不上父母什么了。
环顾周围有很多这样的家庭,成年的子女在国外,衰老的父母在国内。这样的家庭都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父母怎么办?子女已经在国外扎根,家庭、孩子、工作、社会保险等等像一道道绳索绑住了他们,使他们再不可能像田园诗描写的游子还乡,回到父母身边。如果他们仍然保持着孝心,能选择的最好方式,只有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也就是通过让父母“远游”,来解决由于自己“远游”造成的问题。梅娘的女儿柳青在自己家的房子里面,专门给梅娘修了一套独立单元,门户相通又可以自成一体,使她既能保持清净和独立,又能随时受到照顾,应该说是费了不少心思,想得也相当周到。
然而梅娘无法在那里定居,总是住一段就坚持要回中国。不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教学课件.ppt VIP
- 公司与员工签订车辆使用协议(2024两篇) .pdf VIP
- 小森LS-40印刷机保养操作指导07.pdf VIP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育才三中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咖啡瑞幸咖啡美国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文全译版本.pdf
- 2023年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三中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涵管埋设施工技术方案.docx VIP
- 2018-2019、2021-2022年重庆邮电大学《808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历年硕士真题汇总.pdf VIP
- 初中化学装置气密性的检验.pptx VIP
- 原理1-经济学概述.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