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清代语言学发展略说.doc
浅论清代语言学发展略说
摘 要:清代是我国语言学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不论是文字、古音、还是训诂,较之前几代都有很大发展,呈现出全盛的态势。本文试从以上三方面入手,对清代语言学的发端、发展、尾声进行一个历时的梳理,另外,对清代语言学如此繁盛的原因也进行了探究,期望能对清代语言学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描述。
关键词:清代 语言学 文字学 古音学 训诂学
中国语言学史的发展道路,从时间上看,大致经历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朝、“五四”以后这几个时期。按性质划分又可分为以训诂为主的时期,以韵书为主的时期。文字、声韵、训诂全面发展的时期以及西学东渐的时期。但无论哪种划分,清代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语言学史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被看作我国古代语言学的鼎盛时期,究其原因,是由于其间语言学家辈出,大批优秀的语言学著作问世,传统的“小学”取得了全面的发展。下面就对清代语言学发展的脉络做一个大致的梳理。
一
首先来看清代语言学的发端。说到清代语言学的发端就不能不提清代语言学的开山祖师、清代语音学奠基人顾炎武。顾炎武著有《音学五书》《日知录》《韵补正》。在《音学五书》的“序言”中,他提到语音是逐渐变化发展的,因此,他把汉语语音的发展分成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有与之相应的著作,他对语音的源流发展十分重视。在《日知录》中提倡“舍经学无理学”,呼吁学者摆脱宋明理学的羁绊,直接求之于古经,去寻求“经世致用之学”。于是,在顾炎武、戴震等学者的倡导下,思想解放的潮流如潮水一般迅速在知识分子中间弥漫开来。
二
清代语言学的全盛出现在乾嘉时期,这一时期的语言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风貌。著名的语言学家有戴震、段玉裁、朱骏声、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等。
(一)文字方面
对《说文解字》的研究,清代可以算是首屈一指。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研究《说文》的专家,其中著名的四大家是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我们来逐一进行评说。
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对《说文》原本的内容和意义进行阐发并另加补充说明。段玉裁的创造性表现在他敢于批评许慎,不迷信权威,凭借自己对小学的深厚休养纠正了许慎的一些错误。另外,他注意到词义的变迁,运用历史发展观点分析词义,重视词的后起义。不过他也存在一些不足:①凭借自己的研究,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擅改《说文》。②拘泥于小篆字形,拘泥于本字。③引申仍有不恰当的地方。
桂馥著《说文解字义证》,因桂馥笃信许慎,所以这本书基本上是为《说文》搜集例证。它的材料丰富,广取博征,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只是由于迷信《说文》,为原本就错误的理论搜集例证这一点是极为不可取的。
朱骏声著《说文通训定声》,此书包含三方面内容:“说文”“通训”“定声”。“说文”即以《说文》的内容为基础加以补充;“通训”讲的则是专注、假借;而“定声”就是把文字按古韵分类。这本书的最大贡献在于全面解释词义。它效仿许慎专讲本义的格式,又讲字的本义、引申义。每下一个定义,一定有真凭实据,对故训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对本义、专注、声训加以区别,可谓是科学的研究。他也有缺点,比如对假借的某些认识还有误区,对转注、假借、别义、声训之间的界定还不够清楚。不过这部书在语言学上的巨大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王筠《说文句读》的功绩主要在于对《说文》内容的整理,他重视文字学的普及工作,这在语言学家中是比较进步的。
(二)古音学方面
古音学家陈第,著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等。他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陈第的思想对古音学家顾炎武有很大影响。
顾炎武一方面吸收陈第的古音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他通过对古籍笺释、搜补、辨伪、辑佚并与实际调查、考证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古音。顾炎武在语音学上的最大贡献是:第一,他离析了《唐韵》。第二,以入声配阴声。另外,在陈第和顾炎武的倡导下,古音学的原则逐渐建立,后来所有的古音学家都是按照这些原则进行研究的。
江永是康熙年间人,精通天文、乐律及音韵,他在语音学上特别注重对音理的研究。他区别开口元音和闭口元音,又以入声兼配阴阳,他在顾炎武的基础之上将韵部分为十三部,这比之前的语音学研究要进步很多,后来的戴震等人也受其影响。
戴震的古音学著作《声韵考》《声类表》很有见解。在古音学研究上颇有成绩:第一,他把入声独立起来,这对后来古音学家的分部都有很大启发。第二,他把祭泰夬废四个韵部独立起来。戴震后来还提出“因声知义”等论点,这给他自己和后来的学者指明了一条研究的方向。
清代有一个学者在文字学和训诂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就是段玉裁。段著《六书音均表》将古韵分为十七部,比江永的划分更为细致。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