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讲 谢灵运与山水诗 一、晋宋山水诗歌兴起的时代背景 (一)短暂的社会安定 宋文帝刘义隆时“元嘉之治”,社会经济获得稳定与发展。宋文帝开始兴学校,设玄、儒、文、史四馆,以发展教育事业。 《隋书·经籍志序》 宋元嘉八年,秘书监谢灵运造四部目录,大凡六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 《宋书·雷次宗传》: 元嘉十五年,征次宗至京师,开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余人。会生百余人。会稽朱膺之、颖川庾蔚之,并以“儒学”监总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车驾数幸次宗学馆,资给甚厚。 (二)世族庄园的兴盛 战乱频仍,城市破败,世族流居乡村,庄园遂盛。 《晋书·郭默传》: 永嘉之乱,默率遗众自为坞主,以渔舟抄东归行旅,积年遂致巨富,流人依附者渐众。抚循将士,甚得其欢心。 《宋书·谢灵运传》 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 《抱朴子·外篇·吴失篇》: 吴之晚世,尤剧之病。……秉维之佐,牧民之吏……势利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商贩千艘,腐谷万庾;园囿拟上林,馆第僭太极…… 《颜氏家训·治家》: 至能守其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文人生活于庄园之中,无论家居或出游,皆能尽得山水园田之美。 (三)江南秀丽的山水风貌 《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引《会稽郡志》 会稽境特多名山水。峰鳄隆峻,吐纳云雾,松括枫柏,擢干疏条。潭壑镜沏,清流泻注。王子美见之曰:“山水之美,使人应接不暇。” 《世说新语·言语》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文人因见山水之美,难免寄情山水,兴之笔墨。 江南山水以曲折深秀见长,都邑街衢亦纡余委曲,此种环境,亦影响到诗歌之风格。 《世说新语·言语》 晋室南渡,宣武移镇南州,制街衢平直。人谓王东亭曰:“丞相初营建康,无所因承,而制置纡曲,方此为劣。”东亭曰:“此丞相所以为巧。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念奴娇·过洞庭 南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四)朝隐之风兴起 社会矛盾的加剧,让士人在进退之间首鼠两端,由此“朝隐”之风遂盛。朝隐之举可谓“一举三得”。 “朝隐”之风的影响,自然山水在士人的精神生活中有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晋书·谢安传》 (谢安)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常往临安山中,坐石室,临浚谷,悠然叹曰:“此去伯夷何远!” 释慧远《庐山记》 自托此山二十三载,再践石门,四游南岭。东望香妒峰,北眺九江,传间有石井方湖,中有赤鳞踊出。野人不能叙,直叹其奇而已矣。 《莲社高贤传》 (渊明)居得阳柴桑,与周续之、刘遗民并不应辟命,世号“得阳三隐”。……常往来庐山,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以行。(慧)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渊明曰:“若许饮则往。”许之,遂造焉;忽攒眉而去。 (五)玄学之风的盛衰 《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魏晋时期,玄学之士追求“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的人格美,自然与人的关系更为亲近。 东晋以降,士人佛入玄,自然山水亦成为体现玄学佛理的媒介。佛学的兴盛与玄佛的合流,对山水文学的产生,也是起了催化作用的。 二、谢灵运的生平 谢灵运(385一433),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市)。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东晋末,先后任琅琊王大司马行参军、抚军将军刘毅记室参军、卫军从事中郎。刘裕以宋代晋,降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