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消费信用进展问题剖析
中国消费信用发展问题分析 框架 一、消费信用的定义 1.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满足其消费支出的信用。 2.消费信用的形式主要包括: 赊销 分期付款 消费信贷 二、消费信用的起源 消费信用是由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混合产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消费信用的产生提供了必然条件,并且推动了消费信用的发展。 消费信用早期以实物形态为主,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范围继续扩大,消费信用由实物形态进化为实物、货币形态共存,以货币形态为主。消费信用的形式已经由原来的商品赊购,扩展出了高利贷信用、银行卡信用等等。 三、消费信用的发展 二战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纷纷把消费信用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经济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消费信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更为重要了。在西方,消费信用的发展促进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推动了房地产产业和汽车产业的长足发展,成为了推动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 四、中国信用消费 中国的信用消费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后信用消费一度被取消。银行以住房为突破口开展的信用消费起步于80年代,但在当时短缺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信用消费并不具备充分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市场条件,因此信用消费品种单一、范围窄、规模小,仅处于萌芽和摸索阶段。20 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住房、汽车等领域出现了比较旺盛的需求。同时,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内需,信用消费作为刺激消费需求的有效手段得到重视和推广,各项旨在鼓励个人信用消费的政策、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五、消费信用的作用 1.消费信用可以促进消费购买力,推动生产、投资的发展,扩大就业,可以与一国的经济政策相结合,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同时也提高了国民收入水平,改善了银行的资产结构。 2.消费信用可以扩大内需,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从宏观和微观方面促进经济的发展。 六、中国现代住房信用消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现代住房信用消费发展迅速。 但是仍有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1)房价过高,人们对未来收支预期不确定性增加。通过消费信用,居民虽然可以实现提前消费,但借钱终归是要还的,人们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 (2)住宅供求结构的不平衡。尽管我国潜在的住房需求巨大,特别是还存在相当数量的住房困难户 ,住宅供求结构的不平衡也是影响住房信用发展的一个原因 。 (3)住房信贷门槛高、品种少、手续较为繁杂。住房信贷涉及的贷款额度大、期限长,对银行来说风险也较大。 2.中国现代住房信用消费处理措施: 1)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房价 2)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住房消费信用 3)放宽消费信贷条件,增加品种,简化手续 4)增加住房信贷品种,在调研基础上根据需 要设计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 七、中国消费信贷的现状 消费信贷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们消费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消费贷款最主要的用途是支持消费者购买汽车、家电等高档耐用消费品。非分期付款即为在规定的期限内一次还清贷款。住房贷款是消费信贷中最重要的一种。2004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大力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已经开办的消费贷款种类主要有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家电等耐用消费品贷款和助学贷款等。目前在商业银行贷款结构中,消费信贷比例明显上升,对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分析 (一)消费信贷存在很大风险 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 (二)银行自身管理薄弱致使潜在风险增大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缺乏消费信贷方面的管理经验,对同一个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资料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表现,有无违法纪录,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贷后的监督检查往往又跟不上,一旦发现风险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增大。 (三)与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不健全 现行法律条款基本上都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者个人贷款的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