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土地震液化后大变形特性试验研究.pdfVIP

砂土地震液化后大变形特性试验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砂土地震液化后大变形特性试验研究.pdf

第24卷 第2期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V01.24 No.2 2.002年 3月 cI I· e Jouma.1 0f C,eotect~ al EI1 le盱j g Mar., 2(102 砂土地震液化后大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Study on the behavior of large ground displacement of sand due to seismic liquefaction 刘汉龙,周云东,高玉峰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南京 21oo~) 摘 要:利用全自动多功能三轴仪进行了砂土液化后大变形试验,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一个描述砂土液化后应力应变关系的双曲 线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通过与前人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双曲线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砂土液 化后的应力应变关系。 关键词:砂土;液化后;大变形;双曲线模型 中围分类号:TU 435;1U 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548(2~02)02—0142—05 作者简介:刘汉龙(1964一),男,江苏高邮人,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现任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土力学及岩土 工程学会理事,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土动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方面的研究。 U[U I-laa.1ong.固托 J Yun-dong,GA0 Yu-feng (Ocotcchnical ln~mt~,Hohai Uniwrs/ty,№嚼_啦 210[~ ,0 Ⅲj Ab8打ad:The of;岍yrests orI妇postliqucfac~on dcf_伽 orI of sand aEe 皿。d by an洲vih t啊 廿ia出l印p8咖 s,anda∞n- ~tudv~model 0n山c:post1iqIlefacti0n bchavi~of sandis establishedwi a hvp朗b。licmod~J.The pa聊删娜 ofmodel aIe cali .nisf~uxl tII砒the hyperbolemodel can expfe嚣the p0 Ⅱ 哦 s峨 争gⅡai【1]I~S{X)zlS~verywel1 by c叫 ris∞tOthe prcvi~ pub1i蜊 嗡tleq岫 Key w0r出:sarld;pcst-liquefactlon;lmgc ground de岔蜘幛6∞; ,pe c modal 通过对试验资料以及震害调查资料的回归分析建立了 l 前 言 一 些经验的大变形预估公式 J。Yasuda等基于室内 液化后大变形是指饱水砂土地基在地震液化后强 试验提出了一个反映砂土液化后应力应变特性的双直 度极度降低,在建筑物荷载或土体自重作用下,地表出 线模型 J,即用两段直线来近似代替大变形曲线的低 现大的垂直向或侧向变形的现象,它会使液化区的各 强度段及强度恢复段。双直线模型很简洁,但是模型 种地下结构、生命线工程产生巨大的破坏。1976年的 存在拐点,使其在数值计算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唐山7.8级大地震引起的一些桥梁的缩短;1990年菲 如能给出一个较准确反映砂土液化后应力应变关系的 律宾吕宋岛7.8级地震,Dagupa市Pantal河岸产生的 本构模型,则对太变形进行预测便变得相对容易。 大变形最大为6m;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大地震,地 本文基于部分室内试验成果对砂土液化后的应力 震液化引起了大范围的地基侧向变形,最大侧向变形 应变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个可较好地描述饱 达5 m。地基变形导致了大量的管道设施破坏、建筑 和砂土液化后应力应变特性的砂土液化后本构模型, 物的移动破坏等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砂土液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