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灯塔,构建完美人格.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向灯塔,构建完美人格.doc

走向灯塔,构建完美人格   摘要:小说《到灯塔去》体现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本文首先阐释了双性同体思想,其次分析了分别代表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拉姆齐夫妇之间的对立和人格的不完整性,然后分析了在拉姆齐夫人去世后,拉姆齐先生寻求和开发内心阿尼玛的过程,以及莉丽作为新女性将阿尼姆斯和女性气质整合的过程,最终完成了和谐之旅。拉姆齐先生到达了灯塔,莉丽完成了绘画,实现了人格的完整统一。   关键词:男性气质 女性气质 阿尼玛 阿尼姆斯 人格 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她不仅是意识流小说家,还是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但她反对激进女权主义立场,她认为男女两性在社会生存结构中是互存互补、相互融合的。深受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影响,双性同体思想贯穿于伍尔夫的小说之中,其中《到灯塔去》被认为是伍尔夫的最出色的双性同体佳作。    一. 双性同体的概念及思想    双性同体androgyny, 译为双性同体或雌雄同体。双性同体,在生物学上指的是在生理特征上同时具有雄性性器官和雌性性器官的混合物。在心理学上,指同一个体既有男性的人格特征也有女性的人格特征。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类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始模型,即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阿尼玛是男人的灵魂,是男性的女性特征,是男性无意识中的补偿因素;阿尼姆斯是女性的男性特征,女性也具有潜在的男性本质。”[1]关于雌雄同体的概念柯勒律治曾说:“伟大的心灵总是雌雄同体两性因素并存的。”[2]卡洛琳?郝贝兰在她的《朝向雌雄同体的认识》一书中认为,无论在神话、宗教还是在哲学和文学中,“雌雄同体”或“双性人格”都应该是一种最高的完美理想。    伍尔夫从性别的角度对整合人格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在男人的脑子里男性胜过女性,在女人的脑子里女性胜过男性。最正常,最适宜的境况就是这两个力量在一起和谐地生活,精神合作的时候。……只有在这种融洽的时候,脑子才变得肥沃而能充分运用所有的官能,也许一个纯男性的脑子和一个纯女性的脑子都一样不能创作。”[3]这不仅体现了伍尔夫理想的创作心态,也表明了理想的人格模式。    伍尔夫不是一个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她反对激进女性主义者提出的颠覆男权社会,构建女性中心倾向的女性世界的观点。她认为男女之间应该合作并存、和平共处。她的双性同体观突破了性别对立的传统思维模式,达到了超越性别的新境界。    二. 不完整的人格―― 代表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拉姆齐夫妇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自从母系氏族被父系氏族取代以后,男女两性就开始了社会分工。女性操持家务,相夫教子;男性进入社会,养家糊口。作为传统婚姻家庭的代表,拉姆齐夫妇不得不承袭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拉姆齐先生是哲学家,坚持真理、睿智、实际、善于思考;拉姆齐夫人是“房中天使”,美丽贤惠、感性、充满想象力、富有同情心。拉姆齐夫妇分别代表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这种二元对立使得夫妇双方的人格不和谐、不完整。    拉姆齐夫人作为“房中天使”,她承受着社会强加于她的种种社会规范,以至于使她自己认为女人天生就应该为家庭作出牺牲,女人就应该结婚。正如波伏娃所说:“婚姻,是传统社会指派给妇女的命运。”[4]拉姆齐夫人极力促成儿女们的婚姻,她认为婚姻是一个女人人生中最好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拉姆齐夫人把自己的女性气质发挥到了极致,压抑了内心的阿尼姆斯。但是拉姆齐夫人内心的阿尼姆斯一直在她的潜意识里,她有时讨厌自己的美貌,她不愿意只做一个美丽的家庭主妇,她想和男人一样从事社会工作。在亲眼目睹为生存挣扎的妇女时,“她希望自己不再是一位以私人身份去行善的妇女,她希望自己成为她不谙世故的心目中非常敬佩的那种阐明社会问题的调查者。”[5]但是当她试图让众人接受她的阿尼姆斯――当她控诉英国牛奶制造业的弊端时,她得到的却是所有人的嘲笑和讽刺。拉姆齐夫人被根深蒂固的社会规范深深禁锢着,内心无法达到平衡。正如荣格所说,要想使人格和谐平衡,就必须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方面和女性人格中的男性方面在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表现。而拉姆齐夫人的男性因素被压抑在了潜意识里,她内心的不平衡,人格的不和谐使得她痛苦不堪。当拉姆齐夫人准备好了宴会,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时,她不禁问自己:“我在生活中究竟得到了什么?”[6]当拉姆齐夫人无数次地给予丈夫安慰,同情之后,“整个人似乎因精疲力竭而坍倒…让自己完全陷在瘫软之中”。[7]拉姆齐夫人就是这样一个受传统社会规范压迫的妇女,最终在她去世的时候都无法实现人格的平衡与和谐。    与拉姆齐夫人一样,拉姆齐先生也深受传统社会规范的迫害。拉姆齐先生是哲学家,坚持真理、刻板、睿智、实际、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