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陆法系附带上诉制中度研究
大陆法系附带上诉制度研究
摘 要:附带上诉具有依附性、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双重性、目的上的对抗性、不服范围的惟一性、审理上的合并性共5个特征。关于附带上诉的本质,有非上诉说与上诉说两种学说。附带上诉制度具有平衡当事人双方诉讼程序利益,实现当事人双方攻防机会平等;打消好讼当事人的侥幸心理,便于息讼等多项价值功能。附带上诉的合法要件是:须有合法的主上诉存在,须由被上诉人对上诉人提起,须对上诉人所上诉的第一审判决声明不服,须于法定期间内提起、须不可再为附带上诉、须遵守法定程式。
关键词: 附带上诉;特征;本质;功能;要件
Abstract:Collateral appeal has five features: dependency, dual litigatory status of the parties, purposed confrontation, uniqueness without scope limitation, and joinder of hearings. In terms of the nature of collateral appeal, there exist non-appeal and appeal doctrines. Collateral appeal has functions such as balanc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ensuring them to have equal opportunities to attack and defend, and preventing the litigious from trying luck so as to conduce to appeasing litigation. The requirements of collateral appeal are as follows: existence of “main appeal,” bEing taken by the appellee against the appellant, declaring like the appellant against the judgment of the trial court, within the statutory period, sub-collateral appeal being prohibited, and compliance with statutory procedure.
Key Words: collateral appellate; features; nature; function; elements
在大陆法系的各国民事诉讼法典中,普遍规定了附带上诉制度,这种制度的价值主要在于保护上诉期已满、舍弃上诉权或上诉被驳回的被上诉人的利益,让其利用上诉人的上诉程序,以附带上诉的方式请求变更或废弃一审判决,从而实现当事人双方的攻防平等。这种制度还具有打消好讼当事人的侥幸心理、便于息讼等多种价值。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仅在第14章第147~159条规定了上诉制度,却没有规定附带上诉制度。我国学者对是否应当及如何构建我国的附带上诉制度展开了广泛的争论。(注:争论文章参见:任阳附带上诉制度初论——论我国是否应当引进附带上诉制度[J]法制与 社会 ,2006(7);傅郁林我国民事上诉制度中亟待改革的几大 问题 [J]人民司法,2005(2);邱星美建立我国民事诉讼附带上诉制度刍议[J]政法论坛,2004(6); 付永雄,等我国民事上诉制度改革 研究 [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 版),2003(4);刘敏论我国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完善[J]法商研究,2001(6);王杏飞,等试论我国民事上诉程序的改革与完善[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 崔玲玲试论民事上诉审程序的重构[J] 中国 司法,2006(3);郑世保论附带上诉[J]当代法学,2003(11))作为对这种研究热潮的响应,笔者对大陆法系的德、日、法三个国家以及我国 台湾 、澳门地区的民事诉讼制度中的附带上诉制度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建构我国附带上诉合法要件提出了具体设想。
一、附带上诉的概述
通过对大陆法系的德日法三个国家以及我国台湾、澳门地区《民事诉讼法》关于附带上诉制度立法规定的比较研究,(注:本文研究的有关立法范本有谢怀栻,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 法律 出版社,1984年版,第521-522条;白绿铉,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293条;罗结珍译:《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