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肖临骏︰从中西医形成的理论基础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从《刮痧》看美国人对中医疗法的误解
2001年上映的电影《刮痧》讲述了美国人对中医疗法“刮痧”误解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故事主人公许大同来美国八年,是位事业有成的高级电脑程序工程师,妻子简宁从事房地产,他们有一个五岁的活泼可爱的儿子丹尼斯,一家子生活美满幸福。后来,夫妻俩把独居在北京的大同父亲接到美国一起居住。由于意外,大同夫妇不在家,儿子丹尼斯感冒发烧,大同父亲看不懂药物上面的英文,情急之下,大同父亲就采用土法给孙子“刮痧”治病。丹尼斯身上留下的刮痕被发现后,大同夫妇就被控告“虐待儿童”,因而引发了一场关于“虐待儿童”和“中医疗法”的官司①。
影片表面上看是美国人对中医疗法的误会,更深层次所隐含的意义则是欧美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文化的冲突触及到法律的差异,中国的传统医疗方法却在美国成了“虐待儿童”的罪证。但是从跨文化的角度看,这是容易理解的。中医与西医产生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两者所依赖的思想和理论也不相同,从而形成各自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刮痧”也只反映了中西医疗法不同的一个很小的方面。
二、中西医形成的理论基础比较
(一)中医。
1、中医概述。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搏斗的过程中就逐渐摸索出一系列治疗病痛的经验。比如用石块或石针敲击身上某些部位可以减轻病痛,吃一些食物可以消除某些病症,在伤口或红肿处敷某些草药可以消肿止痛、止血。这些经验世代相传,越来越丰富②。经后来过人们的总结,原始医学知识渐渐形成,《黄帝内经》便是那一时期的代表。春秋战国时期,这些经验已基本形成有系统的中医理论。当时已经出现并运用一些医疗方法,如:针刺、砭石、汤药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阐释人体生理。随着社会的发展,麻醉术、针灸、拔火罐、刮痧等医疗手法被发明,中医的理论也越来越系统、完善。时至今日,中医已经越来越被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
2、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医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其理论来源包括人们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和对中国古代阴阳五行思想的理解。并且其理论的形成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联系,这是一种与中国古代哲学共生的医学思想。中国古代医学与哲学的共同的思想范畴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天人合一”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精气经络学说。
(1)“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和“人”的关系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们辩论的焦点,各派哲学家对此有不同见解,但是主流上来看,基本上都主张“天人合一”.老庄学派、道家代表,庄子明确提出“人与天一也。”庄子的意思就是说,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所作所为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规律。但是庄子的思想过分夸大了自然的力量,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无为而治”,使人陷入消极的境地。
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在“天”、“人”关系上提出了与庄子不同的意见。一方面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意思是自然界有自己运行的规律,规律不会因为人的介入而发生转变,这表明荀子在认识规律的时候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说明他也认为顺应自然规律才能逢凶化吉;另一方面荀子也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虽然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但这并不意味这人对此就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掌握并运用规律,使规律为我所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庄子的“人与天一也”与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得到了统一。养生学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内容,养生学就是教“人们治病、防病于未然”的学问。养生学的产生和与“天人合一”的思想密切相关。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黄帝问岐伯“治之奈何?”岐伯说:“顺天之时,而病可以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意思是顺应自然规律,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所以,“治未病”的思想贯穿《黄帝内经》始终,古人运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进行养生和医疗实践③。
(2)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也是中医的基本范畴。在中国,“阴”代表一种反面的、不活跃的、阴柔的自然规律,而“阳”则代表一种正面的、活跃的、阳刚的力量。阴阳结合才生成了世间万事万物④。《易经》的总体思想即“阴阳”,是我国古代重要哲学思想。《易经》中有“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君为阳,民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的说法。《易经》认为整个世界是在阴阳两种力量的作用下不断运转、变化的,其表现形式是“气”,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阴阳互动,和谐共生。
《黄帝内经》根据《易经》的“阴阳”思想,将其运用到医学领域。《黄帝内经》中也有很多关于“阴阳”的论述,“阴阳理论”成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可以说不懂“阴阳”就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0浙江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九)(附条文说明).pdf VIP
- 网络拓扑图中常用图标.doc VIP
- 客舱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客舱应急设备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分析.ppt VIP
- 2024年河南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照护(国赛精选)项目技术工作文件.pdf
- 2025年公需课《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试题答案.doc VIP
- T_SDAQI 007—2021_生产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快速定性检测实时荧光PCR方法.pdf VIP
- 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023年版.pdf VIP
- 电子数据取证技术.pptx VIP
- 铁路客车制动装置.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