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轮船招商局和中国近代化
轮船招商局与中国近代化
当第一艘悬挂着双鱼龙旗(后改为红底圆月旗)的中国商轮出现在中国最大的内河长江上时,历史宣告了中国航运业的开端,标志中国水上交通由木船运输进入轮船运输的新纪元。历史同时宣告了中国民族航运业的肇始,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轮运势力包揽中国航运垄断局面的结束。历史还宣告了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滚滚潮流开始改变着中国航运事业的面貌,标志着中国水上运输行业迈开资本主义化的步伐。所以,无论从生产力、民族关系、生产关系各个角度来观察评价,轮船招商局的成立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一
新式轮运业的试探性活动早在鸦片战争期间即已开始,发展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后期,新式轮运企业的筹办在中国人中便已开始酝酿。其一是买办出身、曾为曾国藩当幕僚的容闳;另一例则是广东商人吴南皋。此外,广东买办甘章买轮船一艘,航行香港附近口岸,宁波商人也有购买轮船的计划。这些活动说明:新式航运业已经孕育多时,而且呼之欲出了。
为什么这些人热衷于此呢?一是先进生产力的示范作用。马克思说:“工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尤其使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即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成为必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1页。)。西方物质文明输入中国不久,新式的革命化的运输工具——轮船立刻引起中国人民浓厚的兴趣。当时大量言论既是对这一新式运输工具优越性的忠实报导,也是对新时代生产力的醉心讴歌和由衷赞叹!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揭示了这一过程的必然性:“缓慢的不定期的帆船已被迅速的、定期的轮船航线排挤到次要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5页。)
二是高额利润的吸引。外轮在中国水域营运所攫取的高额利润使许多手头有一定资金的中国人馋涎欲滴、跃跃欲试。厚利所在,众商趋之若鹜,自然就不足为奇了。
来自民间开创新式航运事业的努力,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成果。这一方面是由于落后的中国,经济极不发达,资本原始积累不足,难以单独兴办如此大型交通运输事业。航运业是一种被马克思称之为“要冒较大风险”的投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23页。);另方面则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百般阻挠,发展近代航运事业的重担历史地落在封建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比较开明,具有一定政治眼光,愿意引进西方物质文明以致富图强的洋务派肩上。在这历史强烈呼唤的时刻,李鸿章出台并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李氏为什么要创办轮船招商局?
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李氏致张树声函中强调,“倡办华商轮船,为目前海运尚小,为中国数千百年国体商情财源兵势开拓地步则大”。其中包括四层内容:国体(政治)、商情(经济)、财源(财政)、兵势(军事)。第一、四两项无疑纯是为了巩固其反动统治服务;但是,事情的结果恰恰相反,原为“补天”,却把“天”捅了一个大窟窿,以致最终导致反动统治的“天”塌下来。第二、三项,于中国的“商情”(经济)的确发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请看:
招商局本身的发展、壮大。1872年创办时,仅有轮船4艘,2319吨;到1883年,已有轮船26艘,33370吨。船只增长5倍半,吨位增长14倍多。吨位增长快于船只增长,说明大吨位的船增加较多,也说明经营规模扩大,运输能力提高。资本总额从59.9万两增加到533万多两,增长了8.5倍。在短短10年间,建设起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商业船队。中国商轮甚至远航海外。“由内江外海以至泰西,逐渐开拓”(《洋务运动》第6册,第10页。),“或江、或河、或湖、或溪之间,皆有轮船往来,如此则华商火船之生业可以无所限止矣”(《招商局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第65页。)。
由于轮船航行,自然产生了船舶修造业。据汪敬虞所搜集的资料,自1874~1894年,20年间新建立的船舶修造厂家多达30家。也就是以招商局为龙头,带动了一大批为之服务的修造工厂,建立了规模可观的近代船舶修造行业。
招商局开办后,要消耗大量燃料,于是刺激了煤矿开采业的发展(兵工厂、新式海军也需要煤),于是近代煤矿业应运而生。值得注意的是1878年开办的开平煤矿,该矿设备完善,雇佣工人达3500~4500人,在当时可以说是规模空前了。其产品除了供应招商局等官督商办企业、北洋海军以外,尚可大量销售于市场,一度在天津抵制洋煤进口。
燃料问题解决后,进一步又要解决原料问题,于是有同茂铁厂的创办及各种有色金属,如铜矿、铅矿、金矿之开采。煤与各种金属矿厂的开办,又产生陆上运输的问题,于是导致了铁路的建筑。因铁路的修建,需要大量优质钢材,于是1889年筹办汉阳铁厂。通讯、保险等事业也被提上日程——天津电报局于1880年开办。中国第一家船舶保险公司保险招商局也于1875年成立。此外,各行业人才的培养,规章制度的创建等等也随之而起。总之,在19世纪70、80年代短短20年时间里,一系列相关行业的近代企业相继出现,中国国民经济近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