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章 战国、秦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六章 战国、秦汇

第五章 战国 (前475—前221) 第一节 各国的变法运动 一、魏国的变法 1、背景 魏国分得晋国的主体部分,即今山西西南部,这里生产发达、地势险要,有较好的经济、军事基础。 魏文侯适应时代的需要,以李悝为相改革,使魏成为战国初年的强国。 2、魏国变法的内容: “食有劳而禄有功” ,按功劳和能力选官。 经济上,李悝提出“尽地力之教”,劝民努力生产,提高土地产量;实行“平籴法”,使市场稳定。 李悝(法家鼻祖)集诸国之刑典,作《法经》。《法经》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原本早已失传),它由商鞅传到秦,是我国后世封建法典的蓝本。 吴起在魏国推行“武卒制”。武卒是选拔而得,骠悍强壮,魏国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消灭世卿世禄制,任用贤能。打击旧贵族,令旧贵族开发僻远的地方。 整顿吏治,使他们不能徇私情,因私废公;精简官职,削减无用的开支,以奖励真正为国出力报效的战斗之士。 三、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战国时期最全面的、最彻底、影响最大的一次变法。 秦献公改革奠基础。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推行过两次变法。 1、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1)废除了井田制,“开阡陌封疆”。破除原来井田的“封疆”,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从法律上维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 )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根据“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的原则建立了一套军功爵制,按爵位高低授与种种封建特权。 (6)统一度量衡。商鞅颁布了标准的度量衡器。 此外,还“燔诗书而明法令”,按照“轻罪重刑”的原则严格实行法治。 迁都咸阳。 还规定男丁成年必须析产立户,扶植个体小农,加固封建制经济基础。 2、商鞅变法的影响: 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较为全面、彻底、成功的变法,它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最先进的强国,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四、中央集权制政体的初步形成 国君掌握全国大权,郡县从属中央。 封建官僚制度代替了世卿世禄制。 1、地方上:郡县制代替分封采邑制 春秋初,县制普遍形成。楚国最早出现了县邑。 春秋晚期,郡、县两级制出现。但最初是县大郡小。战国时期,三晋地区郡下设县,逐渐形成了郡、县二级地方行政组织。 郡守、县令由中央委派非世袭,加强了国君对地方的控制。 2、中央: 最高统治者称王 官分文武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封建经济 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一、水利工程的兴修 西门豹引漳水治邺 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 郑国修建郑国渠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 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工具更加普遍。对垦辟荒地、改良土壤和大规模的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恩格斯把铁器时代称为“英雄时代” 。 自学 四、封建社会初期的阶级构成 第三节 各国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一、战国封建战争和奴隶战争的不同 三、秦国统一 1、秦统一的原因:外因、内因 A、外因: 3、秦统一的影响: 秦统一六国,结束了长达两百五十年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空前统一的大帝国,符合当时人民的希望统一的愿望,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 第四节 战国的文化史 一、“百家争鸣” 1、社会背景 阶级基础 士构成“百家争鸣”的主体 社会基础 三、史学和文学艺术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竹书纪年》 诸子散文 《楚辞》 四、科学技术的发展 天文历法:创立了二十四节气 医学:神医扁鹊 参考书: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东周列国志》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竹书纪年》 《史记·秦本纪》 诸子著作 思考题: 1、名词: 《法经》 郡县制 上计制 玺符制 合纵连横 远交近攻 长平之战 百家争鸣 2、为什么说商鞅变法在战国诸国变法中最全面、 最彻底? 3、战国时期封建集权制度是怎样初步确立的? 4、简述秦统一的原因和意义。 5、简述井田制的发展过程。 6、简述百家争鸣的背景?主要派别的主要思想。 7、讨论:战国的社会性质 第六章 秦朝 秦(前221—前207)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采取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制度,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一节 秦帝国的建立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 、确立皇权、皇帝至高无上 秦始皇改“王”为“皇帝”,自称“朕”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