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曹禺,不一样的潜江“日出”.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样的曹禺,不一样的潜江“日出”.doc

一样的曹禺,不一样的潜江“日出”   和时下“泛滥”的文化周不同,“曹禺文化周”从意义到内涵,从筹划到实施有诸多自己的特点。而回过头来看,又正是这些特点,承载了“曹禺文化”的精髓,昭示了“曹禺文化周”长久生命力。      2010年3月,湖北省潜江市宣布,为了纪念戏剧大师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将于今年10月,举办“纪念曹禺诞辰100周年暨第二届中国曹禺文化周”。这一届文化周距离上一届已经整整6年。如果说6年前的第一届“中国曹禺文化周”对于潜江是一场“雷雨”的话,6年之后,潜江人更希望借由“中国曹禺文化周”迎来一场期待已久的“日出”。      借势曹禺打出文化牌   在中国,曹禺可以说家喻户晓,但凡看过点书的人都能对他为数不多但流传甚广的剧作如数家珍,《雷雨》、《日出》不仅是各地话剧团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还曾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对于国人来说,曹禺是伟大的剧作家,而对于湖北潜江人来说,却不仅仅如此。曹禺是潜江人,尽管知道的人不多,但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2004年第一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举办之前,人们对于潜江的认识是,湖北中部一个面积2004平方公里,101万人口,靠石油“扬名”和“发家”的新兴城市。   目前,潜江有占全国出口四分之一的小龙虾生产,每年以小龙虾为主的淡水水产品加工出口创汇占湖北省的6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潜江有占广东制衣企业半数以上的裁缝,每年有10万以上的“潜江裁缝”外出打工,是全国著名的劳务输出品牌;潜江有以医药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有以石油化工为龙头的完整产业链,有“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藏油气盐”的一方沃土。这样一个经济味浓厚的城市,多少会让人将其跟“暴发户”联系起来,而很难想象其与文化沾边。事实证明,这是一种误解。   “天门的陆羽茶文化节、荆州的龙舟节、荆门的啤酒节、宜昌的三峡旅游节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仙桃市也将在今年举办体操节,而我们潜江近十年来一直没有举行过大的有影响的活动。”早在2004年,“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组委会办公室朱主任在答记者问中曾这样说。或许是意识到,正因为不曾有过大型的有影响力的活动,才使得潜江的文化历史和底蕴不为人知,甚至被人误解,办一届文化意味浓厚的活动,推动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2004年第一届“曹禺文化周”诞生的最佳注解。   2004年,修葺一新的潜江剧院里,话剧《雷雨》拉开序幕。这是北京人艺自1952年建院以来首次莅临县级小城演出,老院长家乡的人民第一次领略了国家级剧院的风采。   用“雷雨”来形容第一届“曹禺文化周”可算是十分贴切,因为它的声势恰如雷雨,惊醒了中国戏剧界、文化界和许多普通民众――原来曹禺是潜江人,原来潜江还有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   “多少年来,我像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我走过不少地方,没有一处使我感到这是我的故乡,是我的父母之邦。我像是一只南来北往的飞鸟,山山水水,高山平原,我认识许多人,听过许多熟悉不熟悉的声音,但没有一处使我感到如此亲切,如此动心,像‘潜江人’这三个字使我感到温暖、明亮,人问我:‘你贵处哪里?’我答‘潜江’。我从来没有到过潜江,但是近八十年了,我认为我是潜江人。我爱潜江,这不是模模糊糊的两个字,而是其中有血与肉的联系……”曹禺于病中所写的《我是潜江人》也因而流传。   其实,潜江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几千年来,随着长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变更和交融,潜江逐渐形成了长江中游最具代表的荆楚文化。如今的潜江有号称“天下第一台”的章华台,有春秋楚国离宫别院遗址群落“龙湾遗址”,有“领头雁”之称的潜江花鼓戏,还有久负盛名的潜江花灯节,特别是在荆楚文化的熏陶下,潜江孕育出了包括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汉俊、辛亥革命元老李书城、世界文坛泰斗曹禺等一代杰出人物。只可惜因为开发和宣传力度不够,潜江这些文化并不被外界了解。   潜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定平说:“在曹禺先生的故里――潜江举办‘曹禺文化周’将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眼光聚焦潜江,极大地提高潜江的知名度,让潜江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潜江,促进潜江全面发展。”   此外文化周的举办还能够促进潜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景观建设,弘扬潜江先进文化,丰富潜江的文化内涵,提升潜江的文化品位。将“曹禺”打造成为潜江的一张城市名片的意图更是不需多言。      不一样的“曹禺文化周”   2010年是曹禺诞辰100周年,无疑是再次举办“曹禺文化周”最恰当的时机。   在4月8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筹委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潜江市委书记朱汉桥表示,文化周是潜江形象对外的一次大展示,大检阅,每项活动要精而又精,要有特点、有亮点。要擦亮曹禺这张文化名片,将文化周办成全国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