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近年来 法人刑手新责任理关于述评
美国近年来 法人刑事责任理关于述评
在 研究 法人犯罪时,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法人刑事责任的本质 问题 ,即法人到底是替其构成人员- 自然 人的行为负替代责任还是替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的问题。因为按照 现代 刑法的基本原理,任何人只能对自己违反刑法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并不有对他人的行为而负替代的或连带的刑事责任。但是,在法人犯罪中,因为法人是拟制的人,其自身并不能实施刑法中所规定的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它只能通过其成员-自然人而展开活动。因此,如何使法人处罚既符合法人作为拟制人的特性又同现代刑法的基本原理不冲突,便成为摆在各国刑法学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美国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下面,笔者试以美国近年来的法人处罚立法及学说为基础,对美国近年来的法人刑事责任 理论 略作阐述和评析。
一、美国有关法人刑事责任的一般见解
在美国,关于法人刑事责任的认定经常使用的是两个基本原理。一个是从民事侵权法中引入并为联邦法院和多数州法院所采用的上级责任原理。根据此原理,在法人的业务中,包括法人最下级成员在内的代理人在其职务范围内为了法人利益的行为和主观要素,均毫无例外地归于法人自身。(注:参见何秉松主编:《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 中国 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182页。)另一个是由1962年的《美国模范刑法典》所提倡,后对各州法院的法人处罚有强烈 影响 的同一化原理。据此原理,只有实质性地参与了法人代理人的犯罪行为的法人董事会成员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主观意思才能归于法人自身。(注:参见何秉松主编:《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83~185页。)提出同一化原理的初衷是为了改变在上级责任原理之下,即便是法人最下级成员的行为和意思也可无条件地转嫁给法人自身从而不当地扩大了法人负刑事责任的范围的局面。(注:charles,j.walsh and alissa pyrch,corporate compliance programs as a defense to criminal liability:can a corporation save its soul?47 rutgers l.r.at 627(1995)。)但是,就 目前 各州的刑事立法及司法实践的现状来看,多数州在形式上采用了模范刑法典中所设计的法人处罚方式的州均通过扩大可以和法人同一化的法人高级管理人员的范围和否定法人的积极努力的抗辩的方式,采取了同联邦法院在实质上并无二致的立场。(注:charles j.walsh and alissa pyrch,corporate compliance p-rograms as a defense to criminal liability:can a corporation s-ave its soul?47 rutgers l.r.at 631(1995)。)另外,上级责任原理和同一化原理尽管在形式上存在较大区别,但在首先确定法人中的特定的自然人的行为和意思,然后考虑将此行为和意思视为法人自身的行为和意思并以此为基础追究法人的刑事责任,即让法人对其成员的犯罪负替代责任这一点上则是完全一致的。由于这些原因,上级责任原理和同一化原理便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了如下批判。
首先,根据上级责任原理,职务范围内的,为了法人利益的代理人的行为和意思均无条件地转嫁给法人,这样便会将那些违反法人政策,完全出于自己的判断而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行为和意思也转嫁给法人,不当地扩大法人负刑事责任的范围。(注:pamela h.bucy,corporate ethos:a standard for imposing corporate criminal liability,75 minnesota l.r.(1991),at 1104.)相反地,当到底是谁实施了违法行为不能特定,或特定的法人成员在实施某种犯罪行为时不具有该种犯罪所要求的主观要素时,即使该种行为是法人政策的必然产物,但根据上级责任原理,也仍不能追究该法人自身的刑事责任,这样就会不当地缩小法人刑事责任的范围。(注:william s.laufer,corporate boides and guilty minds 43 emony l.j.at 654(1994)。)
其次,根据同一化原理,只有法人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主观要素才能归于法人自身。因此,在法人的高级管理人员违反该法人的基本政策实施犯罪的场合,也得肯定该法人的刑事责任;而另一方面,在法人的下级职员根据法人的政策行事但最终引起了犯罪发生的场合,只要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法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参与了该犯罪时,就不能确定其为法人自身的犯罪。这样,同上级责任原理一样,同一化原理一方面在不当地扩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网上银行的风险责任中分析及风险防范.doc
- 网吧管理的法律问题中.doc
- 网络中立行为的可罚中性探究.doc
- 网络中复制权的界定中.doc
- 网上信息、著作权与中契约.doc
- 网络商业模式专利初中探.doc
- 网络信息风险的刑法中应对研究.doc
- 网络型公用企业竞争中的法律规制.doc
- 网络技术对合同法的中冲击与解决.doc
- 网络域名争议与商标中权网上保护.doc
- 聚焦2025:生物制药行业细胞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进展报告.docx
- 聚焦2025:全球化妆品行业原料可持续发展绿色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趋势研究报告.docx
- 聚焦2025:全球化妆品行业原料可持续发展绿色产品市场分析报告.docx
- 重庆2025届5月高考适应性月考英语试卷及答案.pdf
- 聚焦2025:全球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动态与发展趋势深度研究报告.docx
- 聚焦2025: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专利申请专利布局与专利权人竞争分析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2024)粤沪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覆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申请关键环节解析报告.docx
- 聚焦2025: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专利申请热点领域与关键技术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