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宜昌2016中考语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宜昌2016中考语文试题

宜昌2016中考语文试题 篇一:2016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 2016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试 题 (本试卷共34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在试题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 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通过多读好书,于和煦( )散文中感受温馨,于热辣杂文中感受ruì( )智,. 于爽朗诗歌中感受浪漫,于善变戏剧中感受丰富。 ——选自黄争荣《读书养气》 青青树阴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lǚ( )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 和倔( )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选自范君问《陋室吟》 . 2.请在下边的方框内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2分) A 子可教 意思: B.耳意思: 3.古人造字,源起象形,依样画葫,栩栩如生。请将下列古体字的序号对应填入简体字的 括号中。(2分) ②③ ④ A.茧() B.鸟() C.乳() D.水() 4.请根据字义,将文段后的4个选项分别填充到恰当的方框内。(2分) 古人发现月有四相,并据此以订历法。于是,有了旧历。 , ,每月最后一天谓之算来一个月分四段,与古犹太人每月四个星期之制相同。 A.弦 B.朔 C.晦 D.望 5.请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2分) 当年南开校门侧,曾悬一大镜,镜旁镌有箴词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 A. 颜色 B. 气象 一、纵情诗酒真名士,安贫乐道醒世人。(18分) 陶潜之略传 房玄龄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 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 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 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 【注释】融然:和悦的样子。畜:通“蓄”。 徽:系琴弦的绳子。 6.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尝() 愠() 辍()但( ) 7.文中有许多带“之”的句子,请找出一个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 例句:高卧北窗之下。 . 答句: 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未 尝 有 喜 愠 之 色 惟 遇 酒 则 饮 时 或 无 酒 亦 雅 咏 不 辍。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10.陶渊明无论是穷困之时,还是酒醉之后,都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超然物外的心态。 请在文中找出与“晏如也”意思相近的另一个句子。(2分) 11.请在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陶渊明性格特征的8个字。(2分) 12.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竹里馆》一诗中王维在竹林独自弹琴的诗句。(2分) 二、花中君子不争春,千年菊馔益心神。(9分) 菊馔之流变 贾祖璋 我国以菊入馔(zhuàn,饭食)的最早记载,是公元前4世纪,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 中写下的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之后,魏国人钟会有赋,称菊花是神仙之食。晋人傅玄,亦有赋称菊花“服之者 长寿,食之者通神”,主要是食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年四季都在食菊,他春食菊苗, 夏食菊叶,秋食菊花,冬食菊根。 我国的菊馔,最早是生嚼,所谓“无物咽清甘,和露嚼野菊。”后来,菊馔的烹制方法 才逐渐丰富起来。在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就记有三种食菊的方法,即油煎、煮食和作羹。 “春来叶苗洗焯,用油略炒熟,下姜盐作羹,可清心明目,加枸杞尤妙”;“紫茎黄色菊英, 以甘草汤少许焯过,候粟饭稍熟同煮,久食可明目延龄”。 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亦记有菊花的油煎法和凉拌法。油煎法为:“甘菊花春 夏旺苗,嫩头采来……以甘草水和山药粉拖苗油焯,其香美佳甚。”凉拌法为:“凡苗采来洗 净,滚汤焯起,拌料供食,其色青翠不变如生,且又脆嫩不烂,更多风味。”《遵生八笺》 中还介绍了菊花饼的制法:“黄甘菊去蒂,捣去汁,白糖和匀,印饼。” 我国食菊最有名气的地方,是广东中山市。该地历代有60年一度的“菊花会”,相传此俗 源于南宋。“菊花会”的内容是赏菊和餐菊。据聂凤乔先生记中山市的“菊花会”盛况云: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