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混凝土路面断裂与处治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裂与防治 摘要:本文从路面设计、路面施工、养护管理及其他环节,结合本人的工程实践,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关键词:道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 破坏 防治 一、概述 混凝土路面作为高级路面的一大类型,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我县的农村公路路面多以黑色(沥青)路面、弹石路面、砂石路面为主。由于沥青资源有限,根据我国的资源条件和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交通部提出了“黑白并举”的路面发展战略,对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又采取了“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确保质量,加快发展”的十六字方针。随着国家对西部开发的大力支持,给我县带来了很多机遇与挑战,农村公路的加快建设,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县拥有农村公路581.51公里,其中省道43.857公里;县道136.846公里;乡道254.012公里;村道119.978公里;专用公路26.817公里。按路面等级划分,四级公路262.714公里,占总里程的45.2%;等外公路318.796公里,占总里程的54.8%。有铺装的里程201.475公里;未铺装的里程有380.035公里。目前,我县路面主要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水泥路面主要建在经济发展较快,车流量较大的通村镇路段,从已建成通车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情况来看,有相当部分受到破坏,相继出现一些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等现象,给养护、维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尤其是断板病害已经成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病害之一。因此,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必须引起重视,应认真分析其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 温度应力与荷载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初期收缩就会受到阻碍,而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引起横向裂缝;有的是由于板块尺寸过大所产生的温度曲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而引起的横向裂缝;有的是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地基受侵蚀而使板底出现脱空后,致使应力增加而引起的纵向、横向或角隅断裂,有的是由于车辆荷载的多次重复作用,所产生的重复荷载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疲劳强度而引起的纵向或横向裂缝。 下面,将早期开裂断板和使用期开裂断板的原因进行以下分析: (一)早期开裂断板的原因 1、原材料不合格。 (1)水泥安定性差,强度不足。水泥中的游离氧化钙(f-Cao)超过一定限量时,就会破坏已经硬化的水泥混凝土或使抗拉强度下降。水泥强度不足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初期强度,使开裂断板的机率大大增加。水泥的水化热高、收缩大,也易导致开裂。 (2)集料(砂、碎石等)含泥量及有机质含量超标。水泥混凝土中水泥与骨料的界面粘结不良,往往是产生初期开裂的薄弱部位。集料的含泥量和有机质含量超过规范要求,必然会造成界面缺陷,容易开裂。 2、基层标高控制不严和不平整。 (1)基层标高控制不严,造成路面厚度不一致,过薄或厚薄交界处将成为薄弱断面,在混凝土收缩时,难以承受拉应力而开裂。 (2)基层不平整会大大增加其与混凝土界面的摩擦力,易在较薄弱路面开裂。 (3)用松散材料(或质量不合格材料)处理基层和标高控制不严或不平整时,上层混凝土拌和物的水分会下渗或被基层吸收,使下部混凝土变得疏松,强度下降。 (4)基层干燥会吸收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分,使底部混凝土失水,强度降低,导致开裂。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1)单位水泥用量偏大。混凝土中引起收缩的主要是水泥部分,过多的水泥用量,必然会导致较大的收缩,导致出现混凝土收缩缝。 (2)水灰比偏大。水泥完全水化的最低水灰比为0.26~0.29,施工中采用较高的水灰比是为了满足和易性需要。但偏大的水灰比,增大了水泥硬化初期骨料表面的水膜厚度,影响了混凝土强度并产生混凝土收缩缝。 (3)施工中计量不准确,尤其是未根据集料中的含水量及时调整用水量,而影响混凝土的配合比,从而影响其初期强度。 4、施工工艺不当。 (1)搅拌不足或过量,振捣不密实,形成的混凝土强度不足或不均匀,易导致早期开裂断板。振捣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造成分层,粗骨料沉入底层,细骨料留在上层,强度不均匀,表面收缩裂缝增加。 (2)混凝土浇筑间断。因停电、机械故障、运输不畅、气候突变、停料等原因使混凝土浇筑作业中断,再浇筑时未按施工缝处理,新旧混凝土由于结合不良和收缩不一致形成一条不规则的裂缝。 (3)养护不及时及养护方法不当,尤其是气温高、湿度小等因素时,就会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太快,从而形成干缩裂缝,这种情况在贡山县最易产生。 (4)切缝不及时。由于机具故障或操作人员切缝时间掌握不准确或初缝深度不足,造成混凝土内应力集中,在混凝土板的薄弱处形成不规则的贯穿裂缝。 (5)施工车辆过早通行。某些施工作业面,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或因混凝土养护员需要在混凝土强度不足条件下过早通过,产生荷载应力,这是产生裂缝的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