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博士:我们拒绝被“妖魔化”.doc
女博士:我们拒绝被“妖魔化”
当前,两句关于女博士的顺口溜正在广泛流传,一是“大专生是赵敏,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更可怕,是东方不败!”,此句尚且承认了女博士是女性,而另一句“世界上有三类人,男人,女人,女博士。”更是“强行”将女博士从女性群体中“孤立”出来,打入“不男不女”的另类群体。
这两句顺口溜什么时候开始流行,没人能说得清,但最近两位高学历女性的极端行为真正打破沉寂.让全社会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群”智慧女人”。一位署名罗飞的女博士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疾呼:“我是女博士 但我不是灭绝师太”!自称原本是一个“爱说、爱笑、爱闹、爱玩、爱打扮、爱漂亮”的可爱女孩罗飞,在读了博士之后,一夜之间就被划入了“面目狰狞”的行列,从人见人爱的“乖乖女”立刻变为令人惟恐避之不及的“鬼见愁”,无论是在人际交往、求职还是恋爱等方面都受到了巨大影响,从此深陷苦恼。西安南郊某知名高校的28岁女硕士研究生肖某上月底跳楼自杀。她在留给其农村父母的一份遗书中写道:“爸爸、妈妈:请你们原谅我不想再回来了。我是那种眼高手低的人,不想承受别人的非议……别为我痛x(字迹模糊)、难过,就当没生过我……”
情场、职场、家庭、友谊:高学历女性面临”四面楚歌”
作为世界上最为感性的动物,女人永远视爱情为第一生活要素,然而相当数量的女博士、女硕士却在“爱情海”里遭遇恶浪。某报近一年中,共登了3名高学历女性的征婚启事,两名国产硕士,一名澳洲MBA。结果这3名女子收到的应征信加起来还不到10封。而普通女子的来信都有50-100封,条件好一点的男士则可收到300-800封应征信,反差极大。南京一位已过而立之年仍未婚的女博士生,为了让”男士不拿世俗的偏见来看待”自己.在征婚启事中的学历一栏无奈地填了“本科”。记者在一些婚介所调查里发现,高学历人士征婚活动中,报名登记的女性要远远多过男性;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忙着为自己正在读硕士、博士的女儿找对象。而男士们往往对女硕士,女博士“望而却步”;一些拥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女性不得不一再降低自己的择偶标准;也有不少三十几岁的女硕士、女博士坚持不降身价,成为婚介所里的“老大难”。
从博士,到本科生,甚至工人,各个阶层的男性因为不同的理由,否定女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男博士刘峰博在评价女人攻读高学历时说:“女孩读博士;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如果你不是非要读博士去改变自己生活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再继续读下去了。我认识不少三十几岁的女博士,毕业工作好几年找不到对象。她们在单位里很受重用,拿着几十万的科研经费,房子车子一样不少,可就是少个老公。有的在大学里当老师任教,四十来岁才结婚生孩子,过了最佳结婚生育年龄不说.她对后代的教育心态都变了,看自己的孩子就像是在看一件艺术品。”
而安徽大学法学院的本科生小飞(化名)则告诉记者,按照他们同学多年的“阅历”,”女性追求智慧等内在修养正源于缺乏美貌”,学历越高,性格越孤傲.长相越难以恭维,特别是女博士,一定是戴着瓶底厚的眼睛,时刻抱着成堆的学术书籍,终日在寝室、图书馆、实验室、食堂间穿梭凡事刻板严谨,不苟言笑,全然没有女人味.丝毫不解情趣。刚刚走上工作刚位的许先生说:“女博士一般事业心强,放在家庭中的精力就相对少,难以做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再说,如果自己的另一半比自己强,作男人的肯定会觉得别扭。”
对于成家之后攻读博士的女性来说,虽无情场遭冷落的担心,但来自家庭的压力多少有些沉重。从江苏徐州考入安徽大学历史系博士点的刘玲承认读博以来,不仅学业压力陡增,内心还背负着对远在徐州的丈夫和孩子的一份愧疚。因此刘玲每次回家都承担起全部的家务,并努力表现得低调,再低调。但随着在家时间越来越少,孩子的成绩也有所下降,公公毫不客气地责怪她:“一个四个出头的女人,人生大势已定,再往上读.也不知图的啥?孩子还小,未来长着呢“是孩子重要还是你重要,”尽管刘玲的丈夫对她读博很支持,但博士妻子难免给他增添压力,偶然间婆婆冲丈夫的一句:“你看你,老婆都读博士了,你还只是个硕士。”总是让丈夫的脸“一下子阴下来”。
在女博士最引以为傲的职场上,她们是否能尽显潇洒呢?现实往往也恰恰相反。在求职过程中,不少迫于就业的压力而攻读博士的女性在毕业后发现,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对她们来说仍处在“有效期”,而且苦读得来的博士头衔又给她们的求职带来了新的障碍,“博士期望的待遇太高”、“书读得多了,总有些目中无人,难以相处”、“女博士进入高龄,工作后马上就要忙家庭、孩子,对单位的贡献不大”等等都成了不少用人单位“拒用女博士”的借口。一位屡遭就业打击的女博士讲述了自己求职经历:本来你各种条件过硬,张张证书在手,只要一暴露女博士的身份,对方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掐断所有溢美之辞,话锋急转直下,沉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