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诗歌特点比较.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诗歌比较;“诗”与“poem” ; 中国与实用结合的抒情的传统,西方与神话结合的叙事诗传统,,带来中西诗歌的许多差异: ?题材上,中国诗则凡俗日常, 西方诗大多超越凡俗。 ?内容上,中国诗表现个人经验(但与群体联在一起),西方诗努力表现“客体的全部。 ?风格上,国诗尚虚、重神、主情,但显得委婉含蓄、淡雅空灵,西方诗尚直率、铺陈、情感浓烈,追求深刻。 ?形式上,西方诗歌较中国诗歌篇幅长得多。;中国诗歌的形式优势 —— 语法含混 ;?人称代词的省略,最著名的例子是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全诗没有使用一个人称代词,但是我们在读诗过程中则进入了睡眠者半睡半醒、久睡欲醒的意识状态,或者说因为刚刚醒来,他的脑海中的一切还是含混不清的。“假使一位拙劣的译者,考虑到‘明晰’的要求,运用一种指称语言,使之明确化,比如这样翻译:‘当我在春日睡去……’,‘在我周围,我听见……’,‘我记起’,‘于是我心想……’,那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醒来的作者,他已经走出了这一非常幸福的状态,正在从外部‘评论’他的感觉。 ;?介词的省略。比如常建的《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一句诗“潭影空人心”,由于动词‘空’没有被介词限定,它至少可以有三种解释,即“在潭影中人心倾空”、“潭影在人心中倾空”和“潭影使人心倾空”。而原句之所以佳妙,也正是因为其高浓度地凝结了多种意含。;?然后是时间状语的问题。因为汉语的动词不具备时态变化,所以诗人们很容易创造一种模糊的时间状态,通过取消指示时间的成分(或将不同的时间并置在一起)来打破线性逻辑。如《锦瑟》中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人同时置身于经历这段爱情的时刻(第一句)和他认为在记忆中重新找回这段爱情的时刻(第二句),而他正思量,这段爱情是否真的发生过 。;?再然后是省略表示比较的词和动词。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在“浮云”与“游子意”、“落日”与“故人情”之间省略了“像”、“若”、“仿佛???之类的词,同时也可认为是省略了一个动词。“第一句诗既可以读作:‘游子的心性如同浮云’,也可以读作:‘浮云拥有游子的心性。’在第二种解释中,大自然不只是‘隐喻意象的提供者’,它和人被包含在同一出悲剧中。” ;?最后就是代替动词的虚词的用法。如王维的《送丘为落第归江东》中的“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又如李商隐《风雨》中的“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仍”、“自”、“何”、“且”几字,即是起动词作用的虚词。;?总的来说,中国诗歌语法的“灵活性让字与读者之间建立一种自由的关系,读者在字与字之间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解读活动, ?而在西方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受自身语言特质的影响,即使也具有含混的意味,但其语法从没有像中国古诗那样含混灵活。庞德领军的意象派,受中国古诗影响,曾做过消除语法桎梏的尝试,如《Canto 64》: Prayer:hands uplifted Solitude:a person,a nurse 如果要硬译,可以译为: 祈祷:举起手 孤单:一个人,一个护士 作者似乎想模仿“枯藤老树昏鸦”和“小桥流水人家”通过罗列名词来创造意境,但是西方语言中那些标点和连词仍然不可避免地破坏了整体效果。;西方诗歌的形式优势 ——自由的结构;?每种语言的诗歌写作,其形式优势体现在其不可译的品质上,即翻译过程中无法保存的那一部分特性。如e.e.cummings的名为《l(a…》的诗: l(a le af fa ll s) one l iness ?他将四个英文词拆开,将a leaf falls(一片落叶)加括号夹在了loneliness(寂寞)之间,有人尝试着用拆开的汉字偏旁部首重组原诗形式,但是“仿造”出来的汉语诗是只能看不能读的。英文就不同了,即使将单词拆开,每个字母仍可读。;?又如Eugen Gomringer的“图像诗”: ??????????? ?W ? W ????????? d?? ?i ??????? n?? n?? n ?????i?? d??? i?? d ???W 他摆出了英文单词“wind(风)”被风吹散的样子。 ?这类诗歌旨在忠实模仿和再现现实中的某种声响或图像,在中国诗歌传统中多半将此类作品视为游戏甚或胡闹,但是在西方诗歌史中,它们便是可以称得上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名诗了。 ?这些当然是过于极端的例子,在西方诗歌中也并非主流,但是这些例子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西方诗歌中不可译的那一部分特质。总的来说就是结构的多变松散和较强的语音感。这种语音感在某些看似可译的,但是硬译之后,原诗的形式和内容都会遭受巨大的损伤。;?多林·布鲁克斯的《我们真酷》: We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