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科研工作小结2009-4-9
以课改为契机 促进学校整体改革
西影路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汇报
内容摘要
找准切入点,以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模式课题实验启学校教育科研之门,以寓新课程理念于目标教学实验练学校教科研队伍,以“2411”型教学模式创新语文课堂教学。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积极探索大班额背景下有效教学的途径,凡此种种。课改带来了春风,科研使春风化雨,带给学校整体以勃勃的生机。
西影路小学是西安市雁塔区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全日制小学,位于大雁塔东侧、乐游塬畔,与曲江新区、交大科技园相毗邻。学校现有教职工82名,在校学生1436人,设26个教学班。多年来,经过几届领导班子和全体西小人的思考、探索和努力,学校终于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校情的特色之路,那就是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终身发展为目标、立足校本研究的课改特色之路。由此也开创了学校工作的新局面,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提升,使西小闻名省内外,成为古城南郊教育战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构建研究网络,更新教育观念,保障科研开展
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率先在全国38个实验区展开,我们雁塔区有幸成为陕西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实验区。2002年春季雁塔区新课改实验工作正式启动。作为实验区的课改核心实验学校,我校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及时召开了由行政人员、教研组长参加的行政扩大会议,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制定了符合校情的、切实可行的《西影路小学教育科研实施方案》,成立了校长、主任、教研组长、教师“四结合”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在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我校对小组成员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了“两个侧重点、三个科研渠道”的教育科研组织网络。
“两个侧重点”即验证性试验和探索性试验;
“三个科研渠道”即(1)语文学科:主管校长——主管主任——语文教研组——语文实验教师——全体语文教师。(2)数学学科——主管校长——主管主任——数学教研组——数学教研组长——数学实验教师——全体数学教师。(3)综合学科——主管校长——主管主任——综合教研组——综合实验教师——全体综合教师。
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和课题组成员经过充分酝酿、反复讨论制定了我校教育科研实施方案、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教育科研工作要点、教育科研工作制度及师资培训计划,这些都为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证。
我们的实验目标是“理论上有新高度,科研上有新成果,教学上有新成绩”。我们的实验思路是“全员培训、典型引路、积极参与、协调发展”。培训工作一直被我校放置于教育科研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科研的始终。我们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全面更新。
1、学校领导身先士卒。作为教育科研工作的身体力行者和责任人,我校的校领导能做到“三带头”,即带头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带头参加各种教育科研活动;带头学习教育报刊上的优秀文章。校长亓小荣、副校长胡军锋于2002年1月赴北京参加了教育部的课改通识培训,副校长周燕利凡上级组织的培训次次不落。2002年7月,教导主任乔天虎再赴北京,学习各实验区的先进经验。
2、实验教师积极投入,其他教师不甘落后。学校在教育科研中引入了竞争奖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我们组织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区、校各级培训,并通过外出学习、观摩课例、分析个案、师徒结队、理论学习、实践探讨、行为反思、看光盘、听讲座、专家对话、同行交流等多种形式,保证了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在专家指导中,我们聘请了省教科所贾玉琴、李琪老师,雁塔进校王宗社、秦小利、韩卫民、吕琪、周小燕、李志远老师,碑林进校党天福、雷焕章老师,新城进校赵彪老师等,请他们来校听课、评课、指导课。由执教老师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由专家出谋划策,提出改进意见,这些措施的实施,保证了培训效果,使教师观念上有了新转变,认识上有了新升华,策略上有了新创造。
二、以课改为最佳契机,全面推进教育科研
(一)找准切入点,开发校本课程,创设体育特色
2002年9月,在“九五”国家实验课题《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模式》实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几经讨论,我校承担了国家教育部“十五”教育科研课题《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整体改革》课题实验研究,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儿童化、生活化、大众化、社会化”的校本体育课程。经过三年的深入研究,反复论证,创建了科学、实用、高效,具有我校特色的“三课堂为主、一活动补充、三评价结合”的“313”校本体育模式。
1、乡土教材进课堂,创建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想起来、自我展示起来”的新型体育课
西安地处西北地区,“三跳”、打沙包、滚铁环、跳房子、传统秧歌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学生生活中再熟悉不过了。于是学校结合西部人文特点,融入乡土地域风情,变原有的以“田径、体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