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国家地理杭州与西湖山水城市的典范
杭州与西湖:山水城市的典范 2012-01-06 13:48 《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1月 撰文/沈贻伟摄影/曾令洪等手机看杂志 撰文/沈贻伟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第1期 历史名城杭州为中国文明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答案是西湖。历史上的杭州,城市的发展始终围绕着西湖进行,杭州城和西湖相辅相依,百姓生活与西湖密不可分,城湖关系的密切程度远非中国其他城市所及。当代杭州城的发展,也大体承袭着古人的思路。这在中国,实乃特例。杭州与西湖共同营建了一个理想的山水城市,将历史、景观与现代和谐地融于一体,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典范。????西湖不愧为历史名湖,任何时候、从任何角度看西湖,都会感受到不一样的美。这是夜色中断桥旁的西湖。初冬的残荷、夜色和灯影,将西湖和断桥映衬得颇有画境。摄影/王宁 西湖美景,是杭州为中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山水城市”是近年兴起的理想生活模式,旨在把城市营建在自然山水中,让自然山水融化在城市生活里,城市建筑和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是老百姓最向往的居住生活环境。然而这似乎是一个奢望,在当今城市开发常常要以破坏自然山水为代价的模式下,“山水城市”离我们的视线很是遥远。 但是梦想成为现实也并非不可能,当我们步入杭州这座城市,行走在西湖边的花丛树荫里,阅读和体验杭州居民的生活景象,便会欣喜地发现这里是我们最宜居住的地方。秀美和舒适,温润和开远,宁静和沉稳,健康和发展所组合起来的城市品格,使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幸福生活的底蕴而杭州并不是一个年轻的城市,西湖也不是现在才真正美丽,千百年来杭州人对西湖的营建和保护,恪守着自然与人合二为一的理念,实现着民族情怀和传统美德的不懈追求,杭州西湖,是历史奉献的人间天堂,是生活提供给我们学习和思考的一个典范。????夏天的西湖美得令人陶醉,美得生机勃勃。西湖之夏最美丽的景致要数满池荷花。碧绿的荷叶挤挤挨挨,密不透风,且每片荷叶都有各自的形态。婷婷玉立的荷花,粉的娇艳欲滴,白的清新脱俗。这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摄影/俞越潮 我们翻阅西湖的历史,那就是一部保护与治理的历史,就是城市建设与景观建设相辅相成的历史。这其中一脉相承地贯穿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历史文化的延续性。这种天人合一的延续性,是中国其他城市普遍缺失的。中国拥有湖泊的城市很多,但为什么城市发展与景观和谐并存的鲜而有之,而尤以杭州与西湖这一例凸显了出来?主要原因在于历史上的杭州人将传统山水文化的理念和对西湖的治理融合在一起,并将这种融合延续下来,两者缺一不可。 这不是所有历史文化名城都能做到的,比如历史悠久的武汉三镇。武汉多湖,有东湖、南湖、高湖、西湾湖、汤逊湖等。或许是湖泊众多的原因吧,武汉人过去并不珍惜这一天赐的独特景观。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武汉人,基本上都不知道武汉以“杨汊湖”命名的那片广阔区域,曾经有过一个面积相当于南湖的大湖。行走在杨汊湖地区的大街小巷,已经丝毫感受不到这里曾经是安静的、湿润的湖区,跟任何一处高楼林立、喧嚣吵嚷的现代化闹市已无二致。杨汊湖只活在杨汊湖区老居民的记忆里。六七十年前,杨汊湖周围的居民最少时有十几户,水清鱼多,湖水可作生活用水。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湖区分片承包给村民后,为了修建鱼塘,整个湖区被分成若干池塘,随后池塘被填充建了房子,修了马路,再后来就被彻底填平,成了连一块小池塘都没有的城区。 北京历史上湿地面积十分广阔,不过跟杨汊湖一样,今日在北四环附近,徒留下大量据实而取的地名,供我们感慨而已:洼里、南沟泥河、北沙滩、南沙滩、苇子坑杨汊湖以及千百个杨汊湖的消失,都是因为当地缺少传统山水文化、山水城市建设的理念。(撰文/沈贻伟摄影/曾令洪等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第1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江苏高考语文备考之提取或概括.doc
- 2014年天津市高考理综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2014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一章电与磁知识点整理.doc
- 2014湖南出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最新教案.doc
- 2014年龙岩市中考历史.doc
- 2014物理高考预测试卷.docx
- 2014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刑事诉讼法在线作业答案.doc
- 2014篇章结构学案.doc
- 2014年象山中学高二磁场之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二十四)教师版.docx
- 2014版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学案13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doc
- 2025年城市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线上音乐教育互动平台课程内容更新与迭代可行性.docx
- 2025年城市绿色交通发展中的能源政策创新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绿色交通系统规划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度产学研联合培养博士生科研创新项目协议书.docx
- 202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断句 .pdf
- 202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新闻阅读——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pdf
- 2025年线上语言翻译服务平台跨文化沟通与跨文化理解研究.docx
- 2025年城市绿化项目生态效益评估及优化策略.docx
- 2025年城市绿化项目碳汇能力提升策略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