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要声情并茂——以《黄河怨》演唱为例.pdfVIP

声乐演唱要声情并茂——以《黄河怨》演唱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声乐演唱要声情并茂——以《黄河怨》演唱为例

引言 引言: “声情并茂”作为声乐演唱的最高境界在我国已得到广泛认可,声乐学习者 就要以此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衡量自己歌唱的准绳,使自己的演唱有“魅”力 去“吸引”听众,不是“昧”或“媚”使出浑身解数去“勾引”听众,艺术作品 之美不是诉诸于人的理性而是诉诸于人的情感,以情感人、激励人、愉悦人。《黄 河怨》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没有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就是因为它以中国土生土 长的曲调唱出了中国人活生生的生活,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黄河大合唱》 之所以不朽,因为他的旋律中流淌着中国人的热血、刻下了中国历史的印记。“风 再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只要乐曲一出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演唱 中来,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凝聚着中华民族。作品以它独特的魅力启发鼓舞着一 代又一代中国人,给予了世界人民美的享受,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块美玉,捧 之在手,回味之,则对“声情并茂”感慨颇深,深刻的领悟到了我们的演唱既要 有声又要有情,声情并茂才有“魅”(魅力),而有声无情为“昧”,有情无声则 为“媚”。 1 第一章 有声无情称为昧 第一章 有声无情称为“昧” “演唱没有感情,不仅不能获得优美自然松弛的歌声,而且也不能产生深情 的艺术感染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歌唱者如果不解曲情曲意,不遵循声情的辩证 规律,那么必然会导致依调寻声,依生寻情,依声寻形,结果就将如孩童背书僧 人念经。”①声乐演唱如果只有声,按谱面音高发出与之相符的音,那就和乐器的 作用相同了。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说明人的声音是最具有感染力的, 所有的乐器都不能与之相比拟。同一首声乐作品,不同的歌唱家就能唱出不同的 味道,同一个音高就可以唱出不同的韵、味,就可以看出人声比乐器的独到性优 势那就是情,深刻的理解作品是情感表达的依据。有声而无情无脑,就称之“昧”。 1.1 情源《黄河怨》的意境与文化 谈起中国传统声乐作品,追求的是婉转、悠长的韵味,余音绕梁的境界, 《黄河怨》就符合这样的审美标准。儒家思想认为“夫无形者,物之大宗也;无 形者,声之大宗也”—《淮南子·原道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里 也有这样的描写“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张随在《无弦琴赋》也 说“乐无声兮情逾倍,琴无弦兮意弥在”,可见这种对意境的追求是民族文化中 流传至今的瑰宝。 1.1.1 意境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美术是空间的艺术,而《黄河》却用无形的音乐展现了 美术作品所承载的空间感,以无形的音乐创造出立体丰满画面。 《黄河大合唱》首先带给我们的仿佛是一幅油画作品(第一乐章):《黄河船 夫曲》,描述的是黄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不禁让人想 起俄罗斯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描述的也 是河边的船夫,伏尔加河的纤夫们个个表情麻木,拖着疲惫的身体向前挪动。不 同的是我们的船夫是积极的,“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 行船好比上火线, 团结一 心冲上前! 咳!划哟!咳!划哟! ” ① 《声乐文化学》郭建民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8 月第一版p45 2 第一章 有声无情称为昧 谱例1: 这种气势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乐观主义的写照。这两幅艺术作品虽然题材相 同,却反应着不同的意境和情绪。 紧接着展示给我们的好像一个耸入云端、高大雄浑的雕塑作品(第二乐章): 《黄河颂》,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黄河颂》以颂歌的方法,男声独唱的演唱形式,以男声特有的 阳刚、充满力量的音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激情,使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我们 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 经过了第三乐章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向我们展示的仿佛是 一幅素描作品:《黄水谣》。《黄水谣》是齐唱的民谣歌曲,音调比较简单,色彩 不是很华丽,以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