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等,准确翻译选文。 2.学习和借鉴荀子散文中运用铺排和比喻进行论述的手法。 3.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理解其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并从中借鉴其立身处世的方法。 荀子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0),名况,字卿,又称荀卿、孙卿,赵国郇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现在山东省临淄区西门)游学,三次被推为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令。公元前238,春申君被李园杀害,荀子被废,大概没有几年就去世了。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 内容提要 本单元内容只有一节,主要涉及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荀子认为,天地四时对人世间的安定与混乱没有决定作用,星坠木鸣之类的天地之变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祅”,也就是由人事导致的种种反常现象;他提出人最应该执著的东西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在天面前,应该“错天而思人”,也就是说不应该放弃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而沉溺于对天的思慕当中。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作者背景】 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更荒远的边州刺史,分别改官柳州(今广西柳州)、漳州(今福建龙海)汀州(今福建长汀)、封州(今广东封开)、连州刺史(今广东连州)。这首诗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夏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所作。在夏季六月的一天,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触景生情,想到朝廷的昏暗、战友的疏离,不觉愁情满怀,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寄给刘禹锡等四位同道。 【主旨感悟】 这首诗借景抒怀,通过登柳州城楼所见景物的描写,曲折地谴责了当时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人士的打击和迫害,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由此而生的悲愤心情和对同贬战友们的深切怀念。 【艺术鉴赏】 1.意境阔大,情景交融。 “城上高楼接大荒”,这句起势高远,意境阔大,情景俱包,悲凉之气笼罩全诗,很自然地开启了下句“海天愁思正茫茫”。这开头两句,写登城楼触景伤怀。 诗人面对着辽阔的荒野,不禁悲从中来,愁思万端。他想到自己怀着济世之志,参与政治革新,本是为了替朝廷除弊兴利,做一些对百姓有益之事,却不料“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冉溪》),远谪永州,十年被弃,壮志未酬。好不容易得到召还,满怀希望地回到长安,以为政治理想终可以实现了。谁知立足未稳,又被贬谪到更偏远的柳州,离乡去京更远,使他感到孤独,对朋友的思念更深。他极目南望,一片荒野无涯之色,使他不禁“愁思茫茫”。“茫茫”既是写“海天”的无边无际;同时,也是写“愁思”的无穷无尽。情因景生,景寓深情,情景交融。 2.借景抒情,暗喻人事。 “惊风乱飐芙蓉水”,写狂风吹打荷花,乃水中景象。夏季水池里长满了娇艳美丽的荷花,可是狂风突起,肆意地吹打,娇美的荷花被吹打得在水上东倒西歪,飘摇动荡。句中的“惊”字,说明狂风突起。“乱”字承“惊”字而来,“乱飐”,形象地写出了狂风肆意地吹打荷花的情景。“密雨斜侵薜荔墙”,写暴雨打薜荔,是写陆上景象。城墙上长满了芳香的薜荔,景色美丽,不料突遭密集的雨点猛烈斜打,备受摧残。 “斜”字承上句“风”字而来,因为风狂,所以雨斜。“斜侵”,写出了暴雨猛烈地冲打薜荔的情景。以上两句,表面上是写夏季的急风暴雨景象,但言在此而意在彼,实际上是暗喻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打击和迫害。以自然景象暗喻人事,“惊风”“密雨”比喻小人,“芙蓉”“薜荔”比喻君子,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古典诗文中也是经常运用的,有含蓄蕴藉之妙。 “岭树重遮千里目”,写山。诗人登上城楼,是为了遥望远方的战友。他站在城楼上向南眺望,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5.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ppt
- 蜗牛和黄鹂鸟演示文稿2.ppt
- 蜀山区领先 引入400套电子白板实现智能化课堂.ppt
- 蒙娜丽莎之约(最完美课件)设计1等奖小学6年级语文附教学设计.ppt
- 25诗词曲五首3.ppt
- 行业和贸易基知本识1210.ppt
- 蜗牛(教科版)3年级科学上册课件.ppt
- 行刑规章制度炼习题xfx10.ppt
- 26八年级语文小石潭记2.ppt
- 行业职业道德细则6.ppt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等3地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等3地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统测日语试卷含答案.pdf
- 2025高考数学专项三角函数的概念与诱导公式含答案.pdf
- N银行X分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pdf
- Neumann边界条件作用下的自然对流换热特性离散统一气体动理学研究.pdf
- 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基于289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pdf
- 服务对象政府购买建筑工程安全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Q市为例.pdf
- 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pdf
- 税务机关防范虚开增值税发票风险管理研究--以S市为例.pdf
- 政府财政补贴对文娱上市公司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