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二上学期第1次月考问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高二上学期第1次月考问卷

安博教育 同升湖实验学校 2012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杨秀兰 审题: 邓伟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姓名、学号、班级写于答题卡密封线外。 2、考生务必使用黑色水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本试题卷共5道大题,24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锱铢(zhū) 垣墙(huán)  修葺(qì) 万乘之国(chén) B.缦立(màn) 伶官(líng) 庖丁 (áo) 暴(bào)霜露??? C.鼎铛(dāng) 剽掠(piāo) 草芥(jiè)? 架梁之椽(yuán)刈草(yì)??? ?? 勖勉(xù)??)? 切中肯綮(qìn)小说的情节兔起鹘落,扣人心弦,但内容上却荒诞离奇,脱离现实。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0年冬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进行,中国奥运冠军刘翔和短道速滑名将杨扬手擎圣火,完成了传递和平和友谊的任务。 B.,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C.目前,我国开放了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而旅行社真正投放市场供游客选择的不到30个左右,2/3的目的地资源空置。 D.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 梅暗香浮动,幽幽的飘香在千年的古诗里。“ ”,我感受到你的独领风“ ”,我体会到你坚贞不渝;“ ”,我感悟到宋人的辩证思维。 ①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技盖至此乎 (《庖丁解牛》) B、善刀而藏之 (《庖丁解牛》) C、骑皆伏曰:“如大王言”(《项羽之死》) D、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阿房宫赋》)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①项王军壁垓下 ②良庖岁更刀,割也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 ④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⑥函梁君臣之首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③⑥ D.②③⑤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D.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8、下列四组加点词中,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B、诸侯之所亡(《六国论》) 较秦之所得(《六国论》) C、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项羽之死》) D、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赵尝五战于秦(《六国论》) 二、文言文阅读(共分,每小题3分)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1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4、下列句子中,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始终围绕六国之亡“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层层展开,反复论证,透彻严密,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B.文章在分析说理的同时,还有一种感情力量和一股气势影响着读者,从从头至尾贯注着对六国责其不争的情绪。 C.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而燕赵灭亡的原因是“惜其用武而不终”。 D.考查全文,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