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绝技——襄城县周庄村的《狮子爬天桥》
关于库庄镇周庄村狮子爬天桥
的情况说明
一、地理位置
周庄村位于襄城县库庄镇,北纬33.9度,东经133.6度处。北与汾陈乡仲庄村相邻,西接库庄镇范窑村,东面紧邻库庄镇宋庄村,南邻吴季札挂剑徐君墓的灵树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周庄村的文化底蕴丰富,明清时出过举人、秀才,现存清嘉庆十八年襄城县署表彰周庄文风的匾额一块。群众文化也富有特色,成过剧团,狮子爬天桥就是该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表演活动。
二、周庄村狮子爬天桥的独特之处
周庄村的狮子爬天桥以桥高(二丈有余)、独杆(表演时用一根柱子)、表演惊险、诙谐闻名,与襄城县山头店乔柿园村、颍阳镇的洪村寺村的狮子爬天桥齐名,但与之相比则更胜一筹(乔柿园村表演时,天桥杆是栽在地面里的,洪村寺表演时,天桥杆是用四根柱子搭的,周庄村的天桥杆是直接放在地面上的,且另外两家的天桥都略低于周庄村的天桥。)。
三、历史渊源及寓意
周庄村的狮子爬天桥起源较早。元末明初时,中原战乱,十室九空。朱元璋下令让山西百姓往河南迁移。作为祈望丰年、趋吉避凶的狮子舞在当时(明洪武年间,距今600余年)随着移民也被传了过来。
四、表演载体(道具)和狮子的形态
后来受高空杂技和南派狮子的共同影响,经本村武师周喜宝改为在天桥上表演。天桥又叫老杆,用一根长约8米的原木做成。桥顶置一方桌,桌的南北两边分别有两根粗大的沙绳相连做表演之用。桥为独杆,四周以拇指粗细的沙绳固定,叫柳绳,共有4根,以保天桥的稳定和平衡。
传统上的狮头是由纸浆、浆糊和牛皮纸在模具上糊成的。 周庄村的狮子古雅而不失活泼:圆大的狮头,宽阔的面颊,和一双用木头脔做的眼球。在大而深的眼眶里滚来滚去。前伸而突起的鼻子,狮头上彩绘的卷曲的狮毛,上绘有蝙蝠(象征着福)等吉祥图案。通常红漆打底的是武狮子,绿漆打底的是文狮子。狮身是用动物毛发(我们叫它犀牛尾,音yi)缀在红色的布匹上做成。
五、表演内容及价值
由于地处中原,周庄村的狮子兼蓄南北,并且在传统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加工整理和改进,将文狮与武狮的技艺精华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既表现了狮子的勇猛和活泼,又表现了耍狮人的勇敢和智慧。舞蹈的基本动作有舞狮手的瞒头、弹痒、打滚、立身、刮扽、爬绳,又有大头和尚和刘秀的前翻上绳、倒翻下绳、僵尸、攀沿、悬空、踩桩、劈叉、骑狮、打狮。演出时,先有大头和尚(也叫大头回回)赶着文狮子上桥。上桥之前,大头和尚要先用手里的回回棍探桥,然后再赶狮子上桥。再往天桥上爬的过程中,由于狮子偷懒,大头和尚就有手中的拂尘抽打狮子,导致狮子发了兽性,用后腿踢了大头和尚一下,大头和尚此时的表演就相当惊险,只见大头和尚顺势往下一躺,整个身子就悬在半空中。其实,演大头和尚的与演狮子的演员已经沟通好了,一对暗号,狮子开踢,大头和尚用脚勾住天桥口一根横着的软绳,整个身子就吊在半空中。这也是周庄狮子的绝活,别人演不来。待爬到天桥顶,大头和尚十分恼火,就用拂尘使劲抽打狮子,结果打得太狠,把狮子给打死了。大头和尚一看就着急了,又是抖手又是拍脑袋的,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念动咒语,伸手抓了几把仙药,然后喂给狮子吃,才把狮子给救活了。大头和尚见狮子活了过来,高兴得手舞足蹈,对狮子是又捋又摸,还搞起了个人卫生(先是洗脸,又擤鼻涕接着掏耳朵,) 还给狮子洗了起来。兴高采烈处,又和狮子玩起了捉迷藏、捉蝴蝶。直逗得观众开怀大笑。
在文狮子下桥时武狮子就开始上桥表演了。引武狮子上桥表演的领狮郎我们这儿叫刘秀。刘秀一般着武士装,手拿绣球导引,并以转、抛等动作为号,引导狮子进行表演。绣球是以竹篾和铁丝缠成,直径约20厘米,中空,缀以彩绸。这刘秀表演是讲究实力的,不仅表演者要有胆识,还要有武功功底。在上桥的表演过程中,只见领狮郎刘秀手拿绣球,引领着武狮子,一会大甩手,一会翻跟头,行至半空中,刘秀再做个倒立,狮子做亲昵状的上下刮扽,不到一刻钟就到桥顶了。在桥顶,刘秀手拿绣球引领着狮子,时而做金鸡独立,时而踩桩(沿桌子腿),时而劈叉。在刘秀的引领下,武狮子也是片刻不闲:又是立身,又是瞒头。更绝的是刘秀的僵尸功,只见刘秀绷紧身子,将身子侧放在两根桌腿之间,任凭狮子在下面窜来窜去。下桥时也有看头:下桥时狮子是倒着下的,刘秀则是用越过狮子往前趴的办法下的,又惊险又刺激。下桥之后,狮子摇头摆尾、打滚抖毛、立身致谢,表演才算结束。
演出时有锣鼓伴奏,伴奏的乐队是由打击乐(锣、鼓、铙、镲)辅之以吹奏乐(铜号)组成。演奏的谱子有很多:有《大起板》、《找》、《双开门》、《三不照》、《三英战吕布》、《珍珠倒卷帘》、《青龙扫尾》、《锣鼓传》、《锣鼓套》等。
六、演出规模及影响
1991年元宵节时,周庄村的狮子爬天桥应县文化局之邀赴县城演出,规模达到了最盛。计有:四对大镲、四对大铙、两对小鑔、两对小铙、两面大锣、十二面小铜锣、一面大鼓、四只铜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