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鉴赏诗歌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 以某些事物(如梅、兰、竹、菊)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 高考常见题型 1、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 2、某物象有什么特征? 3、某物象象征什么? 4、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 5、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分析事物形象的方法 1、分析诗歌中所咏物象的特点(形态、色泽、特征、生长环境) 2、抓物与人的“契合点” (1)结合词语具体分析 (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花斛三首右兰花 杨万里 雪径偷开浅碧花,永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蓠①圃蕙②非吾耦③ ,付与骚人定等差。 【注】 ①江蓠:古书上记载的一种香草。②蕙:蕙兰,初夏开花,有香气,供观赏。③耦:两人并耕,这里指同列。 问:诗中描绘了怎样的右兰花?尾联抒发了什么情感? 环境:严寒 姿态:不畏严寒 颜色: 生机勃勃 对比:高洁 事物篇——例题练习 答案:右兰花在冰天雪地里竞相绽放,虽然鲜为人知,却充满勃勃生机,这表现了右兰花具有不畏严寒、高雅圣洁的品性。尾联借右兰花因为江蓠、圃蕙任凭文人骚客评价定级而不屑与之为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追求高洁的情操的愿望。 事物篇——例题练习 典型例题2: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典型例题2: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数量:一树——孤单 形态:白玉——高洁、脱俗 生长环境:村路、溪桥、冬雪——偏僻、严寒 动作:先发——刚强、脱俗 梅 人 —孤寂傲世、坚韧刚强、高洁脱俗 答案表述的具体模式 诗中描写了______形象(物象特点)。________(联系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诗人以___(物象)自喻,表达诗人________(概括形象的意义)的情感(追求、理想、哲理) 。 答案: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一”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作者以梅自喻,表达了自己孤寂傲世、坚韧刚强、高洁脱俗的情操。 物象特点 内在品格 情与志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全国卷)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1 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2013全国2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首发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封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幕才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