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策划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视策划案例

第三节 实例分析 六、实例分析: (一)《经济半小时》栏目的策略与衍变 (重在研究“受众调查”、“定位”、”演播方式”等方面) 第三节 实例分析 1、背景及环境分析: (1)竞争对手: 《经济半小时》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于: 其一,新媒体,尤其是不断发展的网络; 其二,丰富的电视频道和栏目,大量增加的新闻资讯类栏目和频道。 第三节 实例分析 (2)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与相关经济类媒体的横向比较 ) A. 自我定位:以何取胜 B. 受众定位 C.内容的专业化程度 D.栏目形态与报道手段 E.风格 F.经营与品牌 第三节 实例分析 2、受众调查: (1)经济节目受众的社会构成: 金字塔形结构 橄榄型结构 中间人群 电视经济节目的主要收视群体 第三节 实例分析 (2)电视经济节目现实市场人口构成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关注经济信息的观众中,男性、成熟的中青年人士、高中文化程度者、中等收入者以及有投资行为者居多。 第三节 实例分析 根据人们对经济信息的不同关注程度,现有的经济信息的传播市场划分为现实市场(由“非常关注”和“关注”经济信息的人士构成)、潜在市场(由“有点关注”经济信息的人士构成)和非市场(由“不太关注”和“不关注”经济信息的人士构成) 第三节 实例分析 第三节 实例分析 第三节 实例分析 第Ⅲ类观众虽然对经济信息的关心程度和了解程度都相对不高,但是在经济节目的观众中占有将近二分之一的人群,他们的需求也是不容忽视的,将他们培养成真正的经济人是大众传媒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第三节 实例分析 第三节 实例分析 第三节 实例分析 第三节 实例分析 第三节 实例分析 第三节 实例分析 第三节 实例分析 根据这样的分析,可以总结出《经济半小时》主要收视群的特点: 男性居多;中青年人居多;社会中高层人居多;主要受众购买力强大;观众忠诚度较高。 第三节 实例分析 3、定位: (1)受众定位: 在文化水平较高、收入水平较高、城市男性观众比例较大的成年观众中,关注财经资讯的上班族,侧重于关注股票市场的资讯的中小投资者。 第三节 实例分析 1989年节目创办时,确立了宽泛化的受众定位; 20世纪90年代,强调受众的专业化人群定位, “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特征明显; 2000年改版,关注经济商业专业人士以及“成熟经济观众”和“次成熟经济观众”群体; 2003年至今,核心收视群(目标观众群)是中产阶层、近5000万中小投资者(股民)及他们的家庭。 第三节 实例分析 “大树原则” “以核心观众作为树干,不进行排他性的精准定位,但不放弃不断外延的树枝”,从而尽量避免专业化内容可能导致的观众窄化问题。 第三节 实例分析 (2)功能定位:同样经历了三次转变。 1996年改版,以参政心态站在国家经济改革最前端;体现经济变革中的深层问题。 2000年改版,用经济视角报道社会问题,深入理解经济,不再拘泥于财经。争取“给新闻更多的理解,给事实更多的背景”。 第三节 实例分析 2003年改版,消费者视角; 前瞻性经济报道; “做市场经济的守望者”。 第三节 实例分析 (2)内容定位: “大经济” 用经济视角报道社会问题,不做宏观政策分析,不做经济现象透视,不做会议新闻和部委动态。 第三节 实例分析 (4)宗旨定位: 用经济的眼光关注社会热点。 第三节 实例分析 4、卖点创意 “市场经济的守望者” 5、确定形式: (1)主持人的打造: 记者型主持人; 开设个人专栏:《一丹话题》、《小丫跑两会》 第三节 实例分析 (2)演播方式: 注重演播室、主持人和连线记者的整体效果发挥,以主持人为核心,以演播室连线为手段,调动多种报道元素,实现对单一经济事件多层次、多侧面的呈现与梳理。 第三节 实例分析 第三节 实例分析 6、战略制定: (1)栏目品牌维护与推广 始终在节目内容上符合“关注公众利益”的价值观,维持栏目的美誉度。 保持品牌文化与栏目品质的高度联系。“做市场的守望者” 。 知识产权保护的树立。明确播映权、名称权、形象权、产品专有权、相关商品开发权等。 第三节 实例分析 7、形象巩固,市场提升 (1)栏目周边产品的开发:出版“电视经济节目丛书”,将大型系列专题片的节目文本结集出版;在“两会”期间设立“小丫信箱”;在央视国际网站举行网民与明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