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理论篇).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理论篇)

钢铁有限公司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 (理论篇) 编制: 2016年2月22日 一、煤气性质 1、煤气成份:常见煤气的成分见表1-1。 表1-1 常见煤气的成分 成分%(积) CO CO2 H2 N2 O2 CmHn CH4 其 他 焦炉煤气 6-9 2-3 56-60 2-4 0.4-0.62 2-2.6 24-26 ? 高炉煤气 23-30 16-18 2-4 51-56 <0.8 0-1 0.2-0.5 ? 转炉煤气 50-70 15-20 <1.5 10-20 <2 ? ? ? 发生炉煤气 25~30 2.2 8.4 56.4 0.40 0.4 1.8 水煤气 34.4 8.2 52 4.0 0.20 1.2 炭化炉煤气 17.0 5.0 56.0 2.0 0.30 1.7 18.0 2、煤气理化性质 表1-1 常见煤气的性质 性质 颜色 味道 毒性 易燃易爆 比重 热值(kcal/m3) 着火点(℃) 爆炸极限 焦炉煤气 无色 臭味 有毒 易燃易爆 0.36 4200 550 ?4.5-35.8% 高炉煤气 无色 无味 有毒 易燃易爆 1.03 800 700 30.8-89.5%? 转炉煤气 无色 无味 有毒 易燃易爆 1.04 1800 530 18.2-83.2%? 发生炉煤气 无色 臭味 有毒 易燃易爆 0.89 900-1500 530 15-75% 水煤气 无色 无味 有毒 易燃易爆 0.54 2400-5000 550 6.2-70.4% 3、CO:无色无味,分子量28,比重0.97,重度1.25Kg/Nm3, 着火点约600℃,毒性极强。 4、空气:无色无味,成分主要为氮气(约79%)和氧气(21%)。分子量约29,比重1。 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7%时,即可发生呼吸困难,低于10%时会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5、氧气:无色无味,分子量32,重度1.429Kg/Nm3 在生产过程存在着氧气、氮气、氩气都可能产生中毒、窒息的危险。 ??? 1?在常压下,吸入氧气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 2 吸入高浓度氮气时会产生窒息、中毒。 ??? 3 高浓度氩气会使人窒息,当含氩量达75%会发生数分钟内死亡。≈106Pa≈10Kg/cm2 1mmH2O≈10 Pa 7.2 温度:绝对温度(K)、摄氏温度(℃) 开氏度=摄氏度+273 7.3 热值:高热值、低热值 1Kcal=4.1868KJ 二、煤气中毒 1、有害气体 1.1 单纯性窒息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氩气、氮气等。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含量的关系 氧浓度% 主要症状 17 静止状态无影响,工作时会引起喘息、呼吸困难、心跳加快 15 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及判断力减弱,肌肉功能被破坏,失去劳动力 10~12 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即有生命危险 6~9 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心脏在几分钟内还能跳动,如不进行急救会导致死亡(5~6分钟死亡)。 小于6 立即死亡 1.1.1天然气:甲烷含量在作业环境中的浓度达到10%以上时就会窒息;作业环境中丙烷浓度含量达到10%以上时,2~3分钟就会造成人体中毒死亡。 1.1.2二氧化碳:吸入人体内的量超过一定限度会引起窒息中毒。重度中毒者中枢神经受到抑制会引起窒息死亡。工业卫生允许二氧化碳浓度为9000mg/m3。 1.2 化学性窒息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氢等。 一氧化碳对人体危害程度:引自宝山总厂能源部《煤气防护》。 空气中的浓度 时 间 人体反应 % PPm 0.01 100 数小时后 有轻微症状 0.04 400 1小时后 呼吸障碍,感到呼吸困难 0.07 700 1小时后 有头重感觉 0.10 1000 0.5~1小时后 头疼 0.15 1500 0.5~1小时后 危险 0.20 2000 20~40分钟 危险 0.30 3000 10~30分钟 危险 0.50 5000 5~10分钟 致死 1.00 10000 1~2分钟 致死 1.3 刺激上呼吸道气体:如二氧化硫等。 1.4 对中枢神经有损伤的气体:如汽油等。 2、一氧化碳中毒机理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中含有较高的一氧化碳从煤气的生产到净化、回收、加压、输配、储存和使用及设备检修等,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不同程度的中毒;既称为煤气中毒;甚至可导致死亡。所以煤气中毒即是一氧化碳中毒,而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对呼吸道无刺激性气体。它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大于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200-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不易分解,更不易排出体外,分解时却慢3000倍。故使体内的血红蛋白便失去与氧结合能力。即携氧能力。因而造成急性组织的缺氧。所以出现的煤气中毒分为轻、中、重的中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