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中“心水”的证治规律研究.docVIP

《金匮要略》中“心水”的证治规律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匮要略》中“心水”的证治规律研究 【摘要】 “心水”为五脏水之一,首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水气病》篇,类似于 现代 医学中的心力衰竭,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病症之一。从因机证治几个方面对心水进行研究,旨在全面、客观地反应心水在《金匮要略》中的相关理论。 【关键词】 金匮要略;水气病;心力衰竭   Abstract:“Heart Water” is one of five organs water,firstly seen in “Golden Chamber Synopsis.Water Retention”was written by Zhang Zhongjing in East Han Dynasty,similar to modern heart failure,one of clinical severe diseases.In this paper,several aspects of treatment to heart water are researched aiming at completely and objectively reflecting the relative theory in Golden Chamber,to better serve modern clinic and research.   Key words:Golden Chamber Synopsis;water retention;heart failure   “心水”以心肾阳虚导致水气凌心、血水瘀阻为主要病机,常见短气、喘促、下肢或全身浮肿、不能平卧、烦躁等症状,是临床上的危重病证之一。心力衰竭则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主要特点是呼吸困难、乏力、运动耐量下降及体液潴留造成的肺瘀血和外周水肿[1]。可见两者存在着广泛的相同点,以下将立足《金匮要略》原文, 总结 心水的证治 规律 。    1 心水的病名   《金匮要略》首先明确提出“心水”病名,见于其《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的第十三条:“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这是所见到的最早明确提出“心水”的 文献 。在本篇、本条里,通过对症状的描述定义了心水的概念,使心水第一次以一种病证的形式出现在中医杂病体系中,为后世的理论研究、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2 《金匮要略》心水病的病因病机   2.1 心阳亏虚 《水气病脉并治第十四》第十三条:“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心水是由于心阳亏虚,水饮上泛所致。心阳亏虚,阳用不足,则少气乏力;水气凌心,心阳被遏,则烦躁、心悸、不得卧;心火不能下济肾水则阴肿。这些机理的核心不外乎心阳亏虚。   2.2 肾阳不足,阴寒内盛 《水气病脉并治第十四》第九条:“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沉脉主里、主水,少阴脉沉看似描述脉象,却提示水气病可由肾阳不足,阴寒内盛而成,并可因此而引起小便困难的症状。   2.3 血脉不利 《水气病脉并治第十四》第十九条:“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此“寸口”有“趺阳”与之对举,故应候心肺,“迟则为寒”应为心阳虚而寒,与第十三条之机理大同。而“少阴”则候心肾,心血不足,故“血不利则为水。”   2.4 心血不足 《水气病脉并治第十四》第八条:“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沉者络脉虚,……水走皮肤,即为水矣。”此“寸口脉浮而迟”与《消渴病》篇第二条之“寸口脉浮而迟”之文尽同,其中之“浮”所主之肺的机理虽异,而“迟”所主则同,即心血不足。心血不足在《水气病》篇可成水气病,在《消渴病》篇则可成上消证。同篇第三十条“寸口脉迟而涩,……涩为血不足”虽系论气分病病机,但亦属心血不足,况气分病可成水气病,三十一、三十二条可征。因此,心阳亏虚,血脉不利,心血不足,皆易形成水气病。   这些条文有的虽未直接说明心水的因机,但心水之所以被列入水气病中论述,是因为心水在因机证治上均属于水气病,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由此可知心水的因机总体上不外阳虚、水盛两方面。同时,心血不足、血脉不利等也为该病的重要病机。    3 心水病的证治   3.1 下法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十一条载:“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可见攻下逐水是 治疗 水气的方法之一,心水恐也不例外。   3.2 利小便、发汗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十八条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